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卷地朔风凛凛,漫天瑞雪霏霏。
园林万不变枯枝。因甚松篁独翠。
只为春花竞发,却教秋叶争飞。
若无荣盛便无衰。悟此方名达理。
白话文翻译:
北风卷起,寒意凛然,漫天飞舞着瑞雪。
园中的树木万物依旧,唯独松竹仍显青翠。
只因春天的花朵争先恐后地绽放,却让秋天的树叶纷纷飘落。
若没有繁华的景象,就不会有衰败的感受。领悟到这一点,方能理解世事的道理。
注释:
- 朔风:北风,指冬季的寒风。
- 霏霏: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轻柔而细密。
- 松篁:松树和竹子,常用作长青的象征。
- 荣盛:繁荣,兴盛的状态。
- 衰:衰落,凋零的状态。
- 达理:通达事理,理解深刻的道理。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张抡,宋代诗人,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作品以清新自然和哲理性见长,常表现对自然和人生的观察与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冬季,表现了诗人对寒冷天气与自然景象的思考,反映了他对生命循环与哲理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西江月·卷地朔风凛凛》是一首意境深远的词作。开篇的“卷地朔风凛凛,漫天瑞雪霏霏”以生动的自然描写引入,营造出一种严寒的冬日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刺骨的寒风和如絮的雪花。这种极端的天气背景,反衬出园林中“万不变枯枝”的静谧与孤寂,但在这寒冷中,诗人却又发现了松竹“独翠”的生机,突显了它们在严冬中依然保持的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的“只为春花竞发,却教秋叶争飞”揭示了自然界中的竞争与变化,春天的花朵争相开放,象征着生命的繁荣,而秋叶的纷飞则代表着生命的逝去与衰落。这种循环的关系,引发了诗人对生死荣枯的思考,最后以“若无荣盛便无衰”总结,强调了生命的辩证关系:繁华与衰败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整首词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使人不仅感受到冬日的寒冷与美丽,更引发对生命与存在的深思。这种结合使得作品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卷地朔风凛凛”:描绘冬天的北风,营造出寒冷的气氛。
- “漫天瑞雪霏霏”:雪花轻盈飞舞,增添了冬季的美感。
- “园林万不变枯枝”:园中的树木依旧枯萎,形成对比。
- “因甚松篁独翠”:唯独松竹仍然青翠,象征坚韧与生命力。
- “只为春花竞发”:春天的花朵争相开放,象征生命的繁荣。
- “却教秋叶争飞”:秋天的叶子随风飘落,象征衰败与逝去。
- “若无荣盛便无衰”:生命的繁荣与衰败是相互依存的。
- “悟此方名达理”:领悟到这一点,便能理解事理的深刻。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花与秋叶的变化比作生命的循环。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如“卷地朔风凛凛,漫天瑞雪霏霏”。
- 拟人:春花争发、秋叶争飞,赋予自然以生命与情感。
-
主题思想: 此诗深刻探讨了自然界四季的更迭与生命的循环,强调了繁荣与衰败之间的辩证关系,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领悟和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朔风:象征寒冷与严酷的现实。
- 瑞雪:代表美好与希望的象征。
- 松竹:象征坚韧与长青的生命力。
- 春花:象征生命的繁荣与兴盛。
- 秋叶:象征生命的凋零与逝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松篁”指的是: A. 树木
B. 竹子
C. 常青植物
D. 冬天的象征 -
诗中强调的“若无荣盛便无衰”是想说明: A. 繁荣与衰败是对立的
B. 繁荣与衰败是相互依存的
C. 生命只会繁荣,不会衰败
D. 春天永远胜过秋天
答案: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诗词对比:
- 比较张抡的《西江月·卷地朔风凛凛》与李白的《将进酒》,可以看出两者都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哲学,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与生命的循环,后者则表现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豪放的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