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双阙中天》
时间: 2025-01-01 12:05: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双阙中天,凤楼十二春寒浅。去年元夜奉宸游,曾侍瑶池宴。玉殿珠帘尽卷。拥群仙蓬壶阆苑。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可是尘缘未断。谩惆怅华胥梦短。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
白话文翻译
在双阙的中央,凤楼在春寒中显得微凉。去年元宵之夜,我曾随皇帝游玩,侍奉在瑶池的宴会上。那时的玉殿和珠帘都已卷起,拥抱着众仙人,仿佛置身于蓬壶阆苑。五云深处,万烛光中,乐声悠扬,仿佛在天际响起。岁月如飞,恍如一瞬之间,星霜已然更迭。今夜,谁会想起泪泫的孤臣,回首长安的远方。可是,那尘世的缘分并未断绝。只感到惆怅,华胥梦短暂无常。心中满怀幽恨,数点寒灯伴我,几声归雁在耳边回荡。
注释
字词注释
- 双阙: 指朝廷的宫殿建筑。
- 凤楼: 形容高雅的楼阁,象征美好和吉祥。
- 宸游: 指皇帝的游玩。
- 瑶池: 传说中的仙境,常用于形容美妙的宴会。
- 蓬壶阆苑: 仙界的美丽地方,象征神仙的聚会。
- 寒灯: 指微弱的灯光,象征孤独和凄凉。
典故解析
- 华胥梦: 出自《山海经》,形容梦中的美好境界,暗指美好的幻想或理想。
- 长安: 古代中国的首都,象征着繁华与荣耀,回首长安则表达对过往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抡(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风格典雅,常以历史、宫廷为题材,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浮华与个人的失落。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王朝更替之际,诗人感受到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常。诗中所描绘的元夜游玩场景,既是对过去的追忆,也是对现实孤独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烛影摇红·双阙中天》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深切怀念。首句“双阙中天,凤楼十二春寒浅”便设下了一个华丽而又略显冷清的背景,暗示着宫廷的繁华与内心的孤寂。接下来的回忆描绘了去年元夜的美好景象,诗人曾随皇帝游玩,侍奉于瑶池宴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随着诗意的推进,时间的流逝在“驰隙流年”中显得愈加明显,诗人感慨岁月如飞,恍若一瞬,仿佛星霜已换,表达了对时光无情的感叹。转折处,诗人回首长安,感受到的是对昔日荣华的怀念与对自身孤独的悲伤。“可是尘缘未断”一句,表达了对现实无奈的接受,虽有惆怅,却也隐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全诗在意象的构建上极具层次感,既有宏大的宫廷场景,也有细腻的个人情感,展示了诗人情感的复杂性与深邃性。同时,诗中所用的“寒灯”、“归雁”等意象,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双阙中天,凤楼十二春寒浅。”:描绘了宫廷的建筑美景,传达出一种高雅而略显冷清的氛围。
- “去年元夜奉宸游,曾侍瑶池宴。”:通过回忆去年的乐趣,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玉殿珠帘尽卷。”:象征着往日的繁华已去,留下的只有空寂。
- “拥群仙蓬壶阆苑。”:描绘了理想中的美好仙境,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 “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形象化地展现了欢乐场景与音乐的美妙。
- “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感叹岁月流逝之快,时间在瞬间转换。
- “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表达了对孤独命运的感慨与对家乡的思念。
- “可是尘缘未断。”:对现实的无奈,虽有悲凉却仍有牵挂。
- “谩惆怅华胥梦短。”:感叹美梦的短暂与无常。
- “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总结心中满怀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华胥梦”,比喻美好的幻影。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展现了对仗工整的特点。
- 意象:如“寒灯”、“归雁”等,增强了孤独感与思念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时间的无情与个人命运的孤独,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同时也展现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阙:象征权力与荣耀。
- 凤楼:美好的理想与追求。
- 瑶池:理想中的快乐与享乐。
- 寒灯:孤独与失落。
- 归雁:思乡与漂泊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双阙中天”中的“双阙”指什么? A. 两座高楼
B. 两个宫殿
C. 两个阙门
D. 两种心情 -
诗中提到的“华胥梦”象征着什么? A. 美好的现实
B. 美好的幻想
C. 现实的苦涩
D. 消逝的时光 -
诗人对长安的回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惆怅
C. 怀念
D. 无聊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温庭筠的《梦江南》
诗词对比 张抡的《烛影摇红·双阙中天》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均探讨了对过往的怀念,前者侧重于个人孤独的情感,而后者则更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两者在意境上虽有不同,但均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