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时间: 2025-01-01 02:43:48

月落桐梢杜宇啼。

云埋芳树鹧鸪飞。

夜阑分作送春诗。

山上安山经几载,口中添口又何时。

相思一曲诉伊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 陈德武 〔宋代〕

月落桐梢杜宇啼。 云埋芳树鹧鸪飞。 夜阑分作送春诗。 山上安山经几载, 口中添口又何时。 相思一曲诉伊谁。

白话文翻译:

月亮落下,桐树梢头,杜鹃在啼叫。 云雾笼罩着芳香的树木,鹧鸪在飞翔。 夜深了,我写下这首送春的诗。 山上的安定经历了多少年, 口中的话语又要增添多少次。 相思之情,我该向谁倾诉这一曲。

注释:

  • 杜宇:即杜鹃鸟,其啼声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结束和离别的哀愁。
  • 鹧鸪:一种鸟,常在诗词中象征着乡愁或离别的情感。
  • 夜阑:夜深时分。
  • 山上安山:可能指山中的隐居生活,暗示诗人长期的隐居或安定生活。
  • 口中添口:比喻言语的增加,可能指诗人内心的思绪或话语的累积。

诗词背景:

陈德武是宋代诗人,其生平资料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尤其擅长通过描绘季节变化来抒发内心的感慨。这首《浣溪沙》可能是在春天即将结束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远方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落、杜鹃啼、云埋芳树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巧妙地利用这些自然元素来象征春天的结束和时光的流逝,同时也隐喻了内心的孤独和相思。诗中的“山上安山”和“口中添口”反映了诗人长期隐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思绪的累积,而“相思一曲诉伊谁”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抒情诗。

诗词解析:

  1. 月落桐梢杜宇啼:这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亮落下,桐树梢头,杜鹃的啼声增添了哀愁的氛围。
  2. 云埋芳树鹧鸪飞:云雾笼罩着芳香的树木,鹧鸪的飞翔象征着春天的离去。
  3. 夜阑分作送春诗:夜深了,诗人写下这首送春的诗,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感慨。
  4. 山上安山经几载:这句可能指诗人长期的隐居生活,经历了许多年。
  5. 口中添口又何时:比喻诗人内心的思绪或话语的累积,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思念。
  6. 相思一曲诉伊谁: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但不知向谁倾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落桐梢”比喻夜晚的静谧,“云埋芳树”比喻春天的朦胧。
  • 拟人:如“杜宇啼”赋予杜鹃以人的情感,增添了诗的情感色彩。
  • 对仗:如“山上安山”与“口中添口”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远方人的思念。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结束的哀愁和对隐居生活的反思,同时也抒发了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 月落:象征夜晚的静谧和时光的流逝。
  • 杜宇啼:象征春天的结束和离别的哀愁。
  • 云埋芳树:象征春天的朦胧和时光的流逝。
  • 鹧鸪飞:象征春天的离去和乡愁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杜宇啼”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开始 B. 春天的结束 C. 夏天的到来 D. 秋天的离去

  2. “山上安山”可能指什么? A. 山中的旅行 B. 山中的隐居生活 C. 山中的战斗 D. 山中的探险

  3. “相思一曲诉伊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思念 D. 惊讶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陈德武的《浣溪沙》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思念,但陈德武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侧重于梦境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陈德武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全面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