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花骢柳外频嘶》
时间: 2025-01-01 15:02: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花骢柳外频嘶 陈德武 〔宋代〕
花骢柳外频嘶,使君底事拼人去。圮桥风月,睢陵桃李,几回良遇。我待君来,他催君去,谁留君住。想尊空北海,诗成东阁,这都是欢娱处。宝月才圆又缺,况人生会难离易。驭风无计,缩地无术,问天无语。枯海为炉,赭山为炭,尽烧愁绪。把一心天地,一家南北,此身堪寄。
白话文翻译:
在柳树外,花骢马频频嘶鸣,使君为何如此急切地要离去。圮桥上的风月,睢陵的桃李,我们曾有几次美好的相遇。我等待你来,他却催促你离去,谁能留住你呢?想象中,北海的酒杯已空,东阁的诗已成,这些都是欢乐的场所。宝月刚刚圆满又缺损,何况人生中相聚难而离别易。无法驾驭风,无法缩短距离,向天询问也无声。将枯海当作炉,赭山当作炭,尽烧我的愁绪。将一颗心寄托于天地,一家分散南北,此身尚可寄托。
注释:
- 花骢:指花色的马。
-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 圮桥:桥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座古桥。
- 睢陵: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地。
- 尊空北海:指酒杯已空,北海可能指某地名或泛指远方。
- 东阁:指书房或官署的东侧房间。
- 宝月:指月亮。
- 驭风无计:无法控制风,比喻无法控制离别。
- 缩地无术:无法缩短距离,比喻无法缩短分离的距离。
- 枯海为炉,赭山为炭:比喻极端的愁苦和痛苦。
- 把一心天地:将心寄托于天地之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德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含蓄深沉。此诗可能是在表达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和愁绪。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与其友人分别之际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留住友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切不舍和无法挽留的无奈。诗中“花骢柳外频嘶”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而“我待君来,他催君去,谁留君住”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诗中的“宝月才圆又缺”寓意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必然,而“枯海为炉,赭山为炭,尽烧愁绪”则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极度痛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骢柳外频嘶”: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花色的马在柳树外频频嘶鸣,暗示了离别的急迫和不舍。
- “使君底事拼人去”:询问友人为何如此急切地要离去,表达了诗人的不解和不舍。
- “圮桥风月,睢陵桃李,几回良遇”:回忆了与友人在圮桥和睢陵的美好相遇,强调了友情的珍贵。
- “我待君来,他催君去,谁留君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既期待友人的归来,又无奈于友人的离去。
- “想尊空北海,诗成东阁,这都是欢娱处”:想象中的欢乐场景,与现实的离别形成对比。
- “宝月才圆又缺,况人生会难离易”:以月亮的圆缺比喻人生的聚散,表达了离别的无奈和人生的无常。
- “驭风无计,缩地无术,问天无语”:表达了诗人无法控制离别和缩短距离的无奈,以及对天意的无言询问。
- “枯海为炉,赭山为炭,尽烧愁绪”: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极度痛苦和愁绪。
- “把一心天地,一家南北,此身堪寄”:将心寄托于天地之间,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友情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宝月才圆又缺”比喻人生的聚散无常。
- 夸张:如“枯海为炉,赭山为炭”夸张地表现了诗人的愁绪。
- 对仗:如“我待君来,他催君去”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切不舍和无法挽留的无奈,以及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和对友情的美好回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 花骢:象征离别的急迫和不舍。
- 圮桥风月,睢陵桃李:象征美好的相遇和友情。
- 宝月:象征人生的聚散无常。
- 枯海为炉,赭山为炭:象征极度的愁苦和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花骢柳外频嘶”描绘了什么场景? A. 离别 B. 相聚 C. 战斗
- “宝月才圆又缺”比喻什么? A. 人生的聚散无常 B. 月亮的美丽 C. 时间的流逝
- “枯海为炉,赭山为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对仗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切不舍。
- 李白《送友人》: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别》与陈德武《水龙吟·花骢柳外频嘶》: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切不舍,但王维的诗更加含蓄,而陈德武的诗则更加直抒胸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陈德武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