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杨花
作者: 华岳 〔宋代〕
一丝不染湖光白,
万点能回山色青。
三月金明池上水,
与予同是一浮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湖面如同未经染色的白色光芒,山色在阳光下显得青翠而动人。三月的金明池水波荡漾,正如我与水面上一片浮萍的相同境遇,漂浮不定。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丝不染:没有一丝污染,形容湖水清澈。
- 湖光白:形容湖面明亮如白光。
- 万点能回:无数的点滴在阳光下反射出山的颜色。
- 金明池:地名,春天的池水闪耀着金色的光辉。
- 浮萍:一种随水漂浮的植物,比喻身世漂泊。
典故解析:
- 金明池:此地在古代常用于游玩、赏景,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和活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漂泊的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杨花》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宁静与美丽。诗的开头,湖水清澈,光彩照人,给人以一种纯净的感觉。这种“白”不仅仅是色彩的描述,更是作者对自然一尘不染的赞美。接着,诗人用“万点能回山色青”描绘了阳光下山水相映的景象,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
诗的后半部分,转而以“与予同是一浮萍”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浮萍常常随水漂流,象征着无根无依的漂泊状态。诗人在赞美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和无奈,似乎在表达对自身命运的思索。
整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景色,映射出诗人对生活、对自我的思考,情感深邃而细腻,既有对美的欣赏,又有对人生的感慨,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丝不染湖光白:湖水清澈无暇,反射出白色光芒。
- 万点能回山色青:湖面上无数光点折射出周围青山的颜色。
- 三月金明池上水:在三月的金明池,水面闪耀着金色的光辉。
- 与予同是一浮萍:我就像浮萍一样在水面上漂浮,无根无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浮萍,体现了孤独和漂泊的感受。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自然的纯净与生命的脆弱,同时也反映了人对于自身境遇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光:象征清澈与宁静,反映自然的美丽。
- 山色:代表生命的生机与活力。
- 浮萍:象征漂泊与无根,反映人生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湖光白”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湖水清澈
- B. 湖水浑浊
- C. 湖水泛黄
-
“与予同是一浮萍”里的“浮萍”象征着?
- A. 安定
- B. 漂泊
- C. 富裕
-
诗中的“金明池”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个地名
- C. 一种水源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对比,华岳的《杨花》更侧重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而李白则通过历史背景表达家国情怀。两者风格虽有不同,但同样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