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彭子静》
时间: 2024-09-19 21:57: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冻岫立高白,晓寒生太虚。
闭门翻巾幐,偶见良友书。
书中有长句,别怀陈郁纡。
吐凤词既绝,续貂理难如。
起望新乡云,一读三卷舒。
繁思揽中扃,赖此豁欲无。
鹄鸡有潜化,蓬麻岂资扶。
吾人交义深,不恨相见疏。
但恐德不修,心期愧非初。
白话文翻译:
在冰冷的山峰上,白云耸立,高高在上,清晨的寒气弥漫在空中。关上门,翻动着我的巾帕,偶然看到了朋友寄来的书信。信中有长长的句子,表达了别后的忧愁与郁闷。吟唱的凤求凰已经绝绝,续写的貂蝉却难以再现。我抬头望向新乡的云朵,读着这信,心中的思绪如三卷书般舒展。繁杂的思虑在心中被锁住,幸得这一封信让我豁然开朗。就像天鹅与鸡的变化,蓬草与麻草又怎能相互扶持。我与朋友的情谊如此深厚,并不在乎相见的频率,只是担心自己未能修身齐家,心中愧疚于当初的期盼。
注释:
- 冻岫:冰冷的山峦。
- 太虚:指广阔的天空。
- 翻巾幐:翻动头巾,形容闲适。
- 良友书:好朋友的书信。
- 长句:长长的句子,表达情感。
- 吐凤词:吟唱的诗词。
- 新乡云:新的故乡的云朵。
- 繁思:繁杂的思虑。
- 鹄鸡:天鹅和鸡,象征不同的境遇。
- 德不修:道德未能修养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作品多涉及友情、自然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时,正值寒冷的清晨,内心充满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身修养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寒冷的清晨和对朋友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及对自身德行的反思。诗的开头以“冻岫立高白”描绘出一幅冰冷清晨的景象,给人以清新而孤寂的感受,随即转入对友人的书信的描摹,显示出内心的温暖与对友情的渴望。
在诗中,作者通过“闭门翻巾幐”的细节,展现了自己在寒冷的环境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偶然收到朋友的书信,仿佛让他感受到生活的温暖。这封信中不仅有长句的表达,更承载了别后的愁绪与思念,反映出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比“鹄鸡”的不同象征,强调了不同人之间的境遇差异,然而这种差异并没有影响到他对友情的珍视。他承认自己在道德修养上的不足,流露出一丝愧疚,表现出对自我修养的追求与反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诗人对于友情的理解和对自我修养的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诗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冻岫立高白”:描绘了冰冷的山峦在清晨的白色光辉下显得格外高耸。
- “晓寒生太虚”:清晨的寒气弥漫在空中,给人以冷冽的感觉。
- “闭门翻巾幐”:在这样的环境中,关上门,安静地翻动着头巾,表现出一种闲适与思考。
- “偶见良友书”:偶然间看到了朋友的信,带来了温暖。
- “书中有长句”:信中表达了朋友的深情厚谊。
- “别怀陈郁纡”: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别后的忧愁。
- “吐凤词既绝”:吟唱的诗词已经绝绝,体现出创作的艰难。
- “续貂理难如”:续写的难度,象征着追求再现的艰辛。
- “起望新乡云”:抬头望向故乡的云朵,思绪飞扬。
- “一读三卷舒”:读信后,心中如同三卷书般舒展。
- “繁思揽中扃”:繁杂的思考在心中被锁住。
- “赖此豁欲无”:靠着这封信,心中豁然开朗。
- “鹄鸡有潜化”:天鹅与鸡的象征,暗示生命的变化。
- “蓬麻岂资扶”:蓬草与麻草的对比,象征不同命运的交织。
- “吾人交义深”:表达了与朋友的深厚情谊。
- “不恨相见疏”:不在乎相见的频率。
- “但恐德不修”:担心自己在道德上的不足。
- “心期愧非初”:内心对当初期望的愧疚。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情比作书信,传递情感。
- 对比:通过“鹄鸡”对比,表现不同境遇。
- 拟人:将思绪描绘成书卷,形象生动。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身德行不足的反思,传达了深厚的情感与自我修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冰冷的山岫:象征孤独与宁静。
- 清晨的寒气:代表着新的开始与内心的清醒。
- 书信:象征友情的温暖与思念。
- 鹄鸡:象征不同的人生选择与命运。
- 云朵:代表故乡的牵挂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冻岫立高白”中“冻岫”指的是: A. 温暖的山
B. 冰冷的山
C. 繁茂的山
D. 荒凉的山 -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友情的珍视和自我反省
C. 对历史的感慨
D. 对爱情的追求 -
“闭门翻巾幐”中“翻巾幐”表达了什么? A. 忧愁
B. 闲适与思考
C. 愤怒
D. 遇见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怀古》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对比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寄托,但王维的诗更强调自然景色与情感的交融,而刘子翚则更深入探讨了自我修养与友情的深度。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