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鱼歌》

时间: 2025-01-04 11:15:42

西溪观鱼仍开樽,鸣榔隐隐沈烟村。

吾人岂有竭泽意,澒洞四际鱼龙奔。

惊潜初见穿乱藻,亟遁转觉迷深源。

向非驱迫群党聚,罩{上四下鹿}徒使波涛浑。

巨鳞足供数客饱,银马琐碎不足论。

吁嗟神物未变化,暴骨砧机宁非冤。

江湖万里厌游泳,失地斗水能为恩。

临流解网意亦厚,诱以芳饵仍争吞。

因悲摇尾向数罟,岂异俯首縻华轩。

慨然投箸起太息,归思已逐冥鸿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打鱼歌
作者: 刘子翚 〔宋代〕

西溪观鱼仍开樽,
鸣榔隐隐沈烟村。
吾人岂有竭泽意,
澒洞四际鱼龙奔。
惊潜初见穿乱藻,
亟遁转觉迷深源。
向非驱迫群党聚,
罩上四下鹿徒使波涛浑。
巨鳞足供数客饱,
银马琐碎不足论。
吁嗟神物未变化,
暴骨砧机宁非冤。
江湖万里厌游泳,
失地斗水能为恩。
临流解网意亦厚,
诱以芳饵仍争吞。
因悲摇尾向数罟,
岂异俯首縻华轩。
慨然投箸起太息,
归思已逐冥鸿骞。

白话文翻译

在西溪观鱼时,我仍然开樽畅饮,
隐约传来榔声,烟雾笼罩着村庄。
我们难道真有竭泽而渔的意图吗?
四周水面上,鱼龙奔腾不息。
初见惊潜,穿过杂乱的水草,
急忙逃走,却觉得迷失在深源里。
并不是因为驱赶,才使得群鱼聚集,
而是四周如同鹿群在波涛中奔腾。
巨大的鱼鳞足以让几个客人饱餐一顿,
而那细小的银色鱼却不值一提。
唉,神奇的生物尚未发生变化,
难道暴骨与砧板的关系不是冤屈吗?
江湖万里,我已厌倦了游泳,
失去了土地,斗水也能成为恩德。
临近水边解网的心情也是深厚,
诱以美味的饵料,还是争相吞食。
因而悲伤地摇尾对着几张网,
难道这与低头顺从华贵的车马有何不同?
我感慨地放下筷子,长叹一声,
归思已随冥鸿飞去。

注释

  1. 鸣榔:指打击木榔的声音,通常用于引鱼。
  2. 竭泽而渔:本意是指用尽水塘的水来捕鱼,形容贪婪的行为。
  3. 澒洞:形容水流湍急,水面广阔。
  4. 巨鳞:指大鱼的鳞片,象征富饶。
  5. 银马:指小鱼,形容其细小与价值不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子翚,宋代诗人,生于书香门第,精通诗词,尤其擅长描写风景与自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之时,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表现出反思与忧虑。诗人通过打鱼这一活动,展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表达对鱼类生存环境变化的关注和对自然生态的思考。

诗歌鉴赏

《打鱼歌》是一首充满对自然和生物深刻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描述打鱼的场景,反映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矛盾。起初,诗人描绘了西溪的宁静与美丽,隐约的榔声与水中游动的鱼群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然而,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逐渐引入了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提出了“吾人岂有竭泽意”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类滥捕滥杀行为的批判。

诗中“巨鳞足供数客饱,银马琐碎不足论”两句,生动地揭示了人类对渔业资源的贪婪与无度,暗含了对生态平衡的忧虑。最后,诗人以“慨然投箸起太息”收尾,表达了自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沉思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折射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类行为的反思,展现了深邃的哲理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溪观鱼仍开樽:在西溪观看鱼时,仍然开酒畅饮,营造了悠闲的氛围。
  2. 鸣榔隐隐沈烟村:隐约传来的榔声与烟雾缭绕的村庄,增添了神秘感。
  3. 吾人岂有竭泽意:我们难道真有要竭尽水塘的意图吗?提出了对过度捕捞的反思。
  4. 澒洞四际鱼龙奔:水流急促,四周鱼龙游动,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
  5. 惊潜初见穿乱藻:初见惊潜的鱼穿过杂乱的水草,体现了自然的生机。
  6. 亟遁转觉迷深源:急忙逃走却迷失在深渊,表达了对环境的惶恐。
  7. 向非驱迫群党聚:并不是因为驱赶,才使得鱼类聚集,反映出自然规律。
  8. 罩上四下鹿徒使波涛浑:四周如同鹿群在波涛中,形象生动。
  9. 巨鳞足供数客饱:大鱼的鳞片足以供几个客人饱餐,象征富饶。
  10. 银马琐碎不足论:小鱼的价值微不足道,反映出资源的浪费。
  11. 吁嗟神物未变化:感叹神奇的生物尚未变化,表达了对生态的担忧。
  12. 暴骨砧机宁非冤:暴骨与砧板的关系,暗示生态的悲剧。
  13. 江湖万里厌游泳:在广阔的江湖中,我已厌倦游泳,表达了疲惫感。
  14. 失地斗水能为恩:失去土地后,与水斗争也能算是恩德,反映无奈。
  15. 临流解网意亦厚:在水边解网的心情是深厚的,表达对自然的依恋。
  16. 诱以芳饵仍争吞:用美味的饵料引诱鱼,仍然争相吞食,反映自然法则。
  17. 因悲摇尾向数罟:因而悲伤地面对几张鱼网,表达无奈。
  18. 岂异俯首縻华轩:难道这与低头顺从华贵的车马有何不同?
  19. 慨然投箸起太息:感慨地放下筷子,长叹一声,表达内心的惆怅。
  20. 归思已逐冥鸿骞:归思已随冥鸿飞去,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鱼比作神物,强化了诗中生物的神秘感。
  • 拟人:赋予鱼类情感,表现其对生存的无奈。
  • 对仗:多个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该诗通过打鱼这一活动,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批判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同时表达了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忧虑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生机与自然,反映生态环境的变化。
  2. :象征生命源泉,同时也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3. :象征人类的享乐与对自然资源的占有欲。
  4. :象征捕捞与对生态的威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打鱼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刘子翚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鸣榔”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打鱼的声音
    C. 一种鱼类
    D. 烟雾

  3. “巨鳞足供数客饱”意指什么?
    A. 大鱼的价值
    B. 小鱼的数量
    C. 鱼的美味
    D. 客人的数量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江雪》 - 柳宗元
  2. 《渔舟唱晚》 - 李煜
  3.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江雪》与《打鱼歌》均描绘了自然景象,但前者更侧重孤寂的氛围,而后者则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生态思考。
  • 《渔舟唱晚》通过渔舟的景象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而《打鱼歌》则更注重对生态的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唐诗三百首》
  3. 《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学与思想》

相关诗句

西溪观鱼仍开樽,鸣榔隐隐沈烟村。下一句是什么

吾人岂有竭泽意,澒洞四际鱼龙奔。上一句是什么

吾人岂有竭泽意,澒洞四际鱼龙奔。下一句是什么

惊潜初见穿乱藻,亟遁转觉迷深源。上一句是什么

惊潜初见穿乱藻,亟遁转觉迷深源。下一句是什么

向非驱迫群党聚,罩{上四下鹿}徒使波涛浑。上一句是什么

向非驱迫群党聚,罩{上四下鹿}徒使波涛浑。下一句是什么

巨鳞足供数客饱,银马琐碎不足论。上一句是什么

巨鳞足供数客饱,银马琐碎不足论。下一句是什么

吁嗟神物未变化,暴骨砧机宁非冤。上一句是什么

吁嗟神物未变化,暴骨砧机宁非冤。下一句是什么

江湖万里厌游泳,失地斗水能为恩。上一句是什么

江湖万里厌游泳,失地斗水能为恩。下一句是什么

临流解网意亦厚,诱以芳饵仍争吞。上一句是什么

临流解网意亦厚,诱以芳饵仍争吞。下一句是什么

因悲摇尾向数罟,岂异俯首縻华轩。上一句是什么

因悲摇尾向数罟,岂异俯首縻华轩。下一句是什么

慨然投箸起太息,归思已逐冥鸿骞。上一句是什么

西溪观鱼仍开樽,下一句是什么

鸣榔隐隐沈烟村。上一句是什么

鸣榔隐隐沈烟村。下一句是什么

吾人岂有竭泽意,上一句是什么

吾人岂有竭泽意,下一句是什么

澒洞四际鱼龙奔。上一句是什么

澒洞四际鱼龙奔。下一句是什么

惊潜初见穿乱藻,上一句是什么

惊潜初见穿乱藻,下一句是什么

亟遁转觉迷深源。上一句是什么

亟遁转觉迷深源。下一句是什么

向非驱迫群党聚,上一句是什么

向非驱迫群党聚,下一句是什么

罩{上四下鹿}徒使波涛浑。上一句是什么

罩{上四下鹿}徒使波涛浑。下一句是什么

巨鳞足供数客饱,上一句是什么

巨鳞足供数客饱,下一句是什么

银马琐碎不足论。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