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石德固》
时间: 2025-01-20 00:40: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石德固
西湖之月清无尘,橘中之乐犹避秦。 向来所见止此耳,渠亦岂是真知津。 如君眼孔乃许大,万事付之尘甑堕。 儿能诗书又肯播,著脚世间看踏破。 青巾玉带桃李花,日斜空望紫云车。 布衣谁识隐君子,一马㿉然何处家。
白话文翻译
西湖的月亮清澈无尘,橘中之乐仿佛避开了秦时的战乱。 一直以来所见不过如此,他难道真的知道前行的方向吗? 像你这样的眼界如此广阔,万事都交付给尘世的堕落。 儿子能诗书又肯传播,脚踏实地在世间行走,看尽世间百态。 头戴青巾,腰系玉带,身旁桃李花开,夕阳斜照,空望着紫云车。 穿着布衣的隐士,谁又能识得他的真面目,一匹马孤独地,不知归宿何处。
注释
- 西湖之月清无尘:比喻西湖的景色清澈纯净,没有世俗的尘埃。
- 橘中之乐犹避秦:比喻隐居生活如同躲避战乱的秦时,寻求安宁。
- 渠亦岂是真知津:他难道真的知道前行的方向吗?
- 如君眼孔乃许大:形容对方的眼界非常广阔。
- 万事付之尘甑堕:将所有事情都交付给尘世的堕落。
- 儿能诗书又肯播:儿子能读书写诗,又愿意传播知识。
- 著脚世间看踏破:脚踏实地在世间行走,看尽世间百态。
- 青巾玉带桃李花:形容隐士的装束,头戴青巾,腰系玉带,身旁桃李花开。
- 日斜空望紫云车:夕阳斜照,空望着紫云车,比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布衣谁识隐君子:穿着布衣的隐士,谁又能识得他的真面目。
- 一马㿉然何处家:一匹马孤独地,不知归宿何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翰,金朝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赠给石德固的,石德固可能是张翰的朋友或同道中人,诗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月色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西湖之月清无尘”一句,以西湖的清澈月色比喻隐逸生活的纯净无瑕。“橘中之乐犹避秦”则进一步以隐居生活比喻躲避战乱的秦时,寻求内心的安宁。后文通过对石德固的赞美,表达了对其眼界广阔、超然物外的敬佩,同时也透露出对世间纷扰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湖之月清无尘:以西湖的清澈月色比喻隐逸生活的纯净无瑕。
- 橘中之乐犹避秦:以隐居生活比喻躲避战乱的秦时,寻求内心的安宁。
- 向来所见止此耳:一直以来所见不过如此,表达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 渠亦岂是真知津:他难道真的知道前行的方向吗?表达对世俗的怀疑。
- 如君眼孔乃许大:形容对方的眼界非常广阔,表达敬佩之情。
- 万事付之尘甑堕:将所有事情都交付给尘世的堕落,表达超然态度。
- 儿能诗书又肯播:儿子能读书写诗,又愿意传播知识,表达对后代的期望。
- 著脚世间看踏破:脚踏实地在世间行走,看尽世间百态,表达对世事的洞察。
- 青巾玉带桃李花:形容隐士的装束,头戴青巾,腰系玉带,身旁桃李花开,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日斜空望紫云车:夕阳斜照,空望着紫云车,比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布衣谁识隐君子:穿着布衣的隐士,谁又能识得他的真面目,表达对隐士的敬佩。
- 一马㿉然何处家:一匹马孤独地,不知归宿何处,表达对孤独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西湖之月清无尘”、“橘中之乐犹避秦”等,通过比喻表达隐逸生活的纯净和安宁。
- 拟人:如“渠亦岂是真知津”,将对方拟人化,表达对其的怀疑。
- 对仗:如“青巾玉带桃李花”,通过对仗增强语言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通过对西湖月色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世间纷扰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之月:比喻隐逸生活的纯净无瑕。
- 橘中之乐:比喻隐居生活如同躲避战乱的秦时,寻求安宁。
- 青巾玉带:形容隐士的装束,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紫云车:比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布衣:比喻隐士的身份,表达对隐士的敬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西湖之月清无尘”一句,比喻了什么? A. 隐逸生活的纯净无瑕 B. 世俗的纷扰 C. 战乱的秦时 D. 隐士的装束
-
诗中“橘中之乐犹避秦”一句,比喻了什么? A. 隐逸生活的纯净无瑕 B. 世俗的纷扰 C. 战乱的秦时 D. 隐士的装束
-
诗中“如君眼孔乃许大”一句,形容了什么? A. 对方的眼界非常广阔 B. 世俗的纷扰 C. 战乱的秦时 D. 隐士的装束
-
诗中“布衣谁识隐君子”一句,表达了什么? A. 对隐士的敬佩 B. 世俗的纷扰 C. 战乱的秦时 D. 隐士的装束
答案:
- A
- C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翰的《赠石德固》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张翰的诗更加注重对世俗的超然态度,而陶渊明的诗则更加注重对田园生活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金诗》:收录了张翰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诗作,可以与张翰的诗作进行对比。
- 《王维诗集》:收录了王维的诗作,可以与张翰的诗作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