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八景 其三 山市晴岚》

时间: 2025-01-19 17:47:52

黄陵庙前湘竹春,鼓声坎坎迎送神。

包茶裹盐作小市,鸡鸣犬吠东西邻。

卖薪博米鱼换酒,几处青帘扶醉叟。

趁虚人散渡船闲,一抹晴烟隔高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陵庙前湘竹春,
鼓声坎坎迎送神。
包茶裹盐作小市,
鸡鸣犬吠东西邻。
卖薪博米鱼换酒,
几处青帘扶醉叟。
趁虚人散渡船闲,
一抹晴烟隔高柳。

白话文翻译:

在黄陵庙前,湘江边的竹子在春天里显得生机勃勃,鼓声阵阵,迎送着神灵的到来。小市场上,包装好的茶和盐混在一起,热闹的景象。鸡叫声和犬吠声交错着,从东到西的邻居都在忙碌。有人在卖柴火,用米和鱼来换酒,几处青色的帘子下,扶着醉汉的老人们。趁着人们散去,渡船也变得闲适,一缕晴天的烟雾,隔着高高的柳树袅袅升起。

注释:

  • 黄陵庙:黄陵庙是供奉黄帝的庙宇,常见于湘江流域。
  • 湘竹:指湘江边的竹子,象征生机与自然。
  • 鼓声坎坎:鼓声阵阵,形容热闹的场面。
  • 小市:小集市,买卖交易的地方。
  • 鸡鸣犬吠:形容乡村的宁静与生活气息。
  • 博米:用米做交换的意思。
  • 青帘:指的是用绿色布料做的帘子,常见于酒家或民居。
  • 渡船闲:渡船无事,象征闲适的生活状态。
  • 晴烟:晴天的烟雾,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突出的典故,但通过描绘黄陵庙的祭祀活动和乡间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密(约1230年-1298年),字子明,号仲明,宋代诗人、词人,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及社会民生,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民生富足。诗中通过描写庙会及小市的繁华景象,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状态与人们的精神面貌。

诗歌鉴赏:

《山市晴岚》以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生活观察,展现了湘江边小市的春日气息。诗中不仅描绘了庙会的热闹和交易的繁忙,还细致地刻画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通过“鼓声坎坎迎送神”,引入了传统的宗教文化,展示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与期盼。接着,小市的描写则将视角转向生活的琐碎细节,展现了市井之间的人情味。诗人以“鸡鸣犬吠”体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给人一种温馨、亲切的感觉。最后,以“渡船闲”与“一抹晴烟”收尾,不仅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更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轻松愉快的基调中,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宋代文人对民生和自然的深入观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陵庙前湘竹春:描绘了黄陵庙前春天的生机,湘竹在春日阳光下显得特别鲜亮。
  2. 鼓声坎坎迎送神:鼓声隆隆,伴随着神灵的到来,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热闹的氛围。
  3. 包茶裹盐作小市:小市集上,包好的茶和盐被拿来交易,表现了生活的繁忙。
  4. 鸡鸣犬吠东西邻:乡村的生活气息,鸡鸣声与犬吠声交织,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图景。
  5. 卖薪博米鱼换酒:描述了小市中人们用柴火和米鱼来交换酒,反映了物物交换的生活方式。
  6. 几处青帘扶醉叟:几家酒肆中,青色的帘子下搀扶着醉酒的老人,增添了生活的烟火气。
  7. 趁虚人散渡船闲:人们散去后,渡船也变得闲暇,展现了安宁的氛围。
  8. 一抹晴烟隔高柳:晴天的烟雾在高柳间缭绕,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想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晴烟”形象地表现出天气的晴朗与宁静。
  • 对仗:如“鸡鸣犬吠”和“东西邻”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多处描写生活细节,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与层次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湘江边的春日小市,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人际间的温暖情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安宁与繁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湘竹:象征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美好。
  • 鼓声:象征着节庆的热闹与宗教的庄重。
  • 小市:代表了平民百姓的生活和市井文化。
  • 青帘:象征着酒家和生活的随意与闲适。
  • 渡船:代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陵庙”是供奉哪位神灵的庙宇? A. 孟子
    B. 黄帝
    C. 关羽
    D. 孙子

  2. “鸡鸣犬吠”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生活场景? A. 热闹的市集
    B. 宁静的乡村生活
    C. 喧嚣的城市生活
    D. 不安的夜晚

  3. 诗中描写的“渡船闲”主要表现了什么? A. 人们忙碌的生活
    B. 自然的宁静与闲适
    C. 交易的繁忙
    D. 拥挤的庙会

答案:

  1. B. 黄帝
  2. B. 宁静的乡村生活
  3. B. 自然的宁静与闲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诗词对比:

与周密的《山市晴岚》相比,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现了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但通过词中对月的赞美,展现出更为深邃的哲理思考。两者在风格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宋代文人的人文关怀和自然情怀。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周密研究》
  • 《中国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