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文献太子挽歌辞五首 徐铉 〔唐代〕 出处成交让,经纶有大功。 泪碑瓜步北,棠树蒜山东。 百揆方时叙,重离遂不融。 故臣偏感咽,曾是叹无三穷。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是徐铉为文献太子所作的挽歌。诗中赞颂了太子的功绩和品德,表达了对太子逝世的深切哀悼。诗意大致为:太子在政治上有所成就,有伟大的贡献。他的哀思如瓜步北的泪碑,他的美德如蒜山东的棠树。尽管他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未能完全实现其抱负。他的老臣们因此感到特别悲痛,曾经叹息命运的无常。
注释: 字词注释:
- 出处:指太子的出身和经历。
- 成交让:指太子在政治上的成就和让位的美德。
- 经纶:指治理国家的大事。
- 泪碑:指纪念逝者的石碑,象征哀思。
- 瓜步:地名,此处指泪碑所在之地。
- 棠树:象征君子的美德。
- 蒜山:地名,此处指棠树所在之地。
- 百揆:指各种政务。
- 重离:指太子。
- 不融:指未能完全实现其抱负。
- 故臣:指太子的老臣。
- 感咽:感到悲痛。
- 曾是:曾经。
- 叹无三穷:叹息命运的无常。
典故解析:
- 泪碑瓜步北:瓜步是古代地名,泪碑象征着对逝者的哀思和纪念。
- 棠树蒜山东:蒜山是古代地名,棠树象征君子的美德和永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擅长诗词和散文,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是为文献太子所作的挽歌,表达了对太子逝世的深切哀悼和对太子品德和功绩的赞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文献太子逝世后所作,旨在表达对太子的哀悼和对太子生前功绩的赞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文献太子的赞颂和哀悼,展现了太子的品德和功绩,同时也表达了对太子逝世的深切悲痛。诗中运用了泪碑和棠树等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通过对太子的赞颂,诗人也表达了对理想君主的向往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出处成交让,经纶有大功:赞颂太子在政治上的成就和让位的美德。
- 泪碑瓜步北,棠树蒜山东:通过泪碑和棠树的意象,表达对太子的哀思和对其美德的赞颂。
- 百揆方时叙,重离遂不融:指出太子虽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未能完全实现其抱负。
- 故臣偏感咽,曾是叹无三穷:表达老臣们对太子逝世的悲痛和对命运无常的叹息。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泪碑和棠树的比喻,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文献太子的赞颂和哀悼,表达了对理想君主的向往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泪碑:象征哀思和纪念。
- 棠树:象征君子的美德和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泪碑”象征什么? A. 哀思和纪念 B. 胜利和荣耀 C. 和平和安宁 D. 繁荣和昌盛
-
诗中提到的“棠树”象征什么? A. 君子的美德和永恒 B. 战争和破坏 C. 贫困和苦难 D. 欢乐和庆祝
-
诗中提到的“重离”指的是谁? A. 文献太子 B. 诗人自己 C. 老臣 D. 普通百姓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哀江头》: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 白居易的《长恨歌》:通过对杨贵妃的赞颂和哀悼,表达了对理想女性的向往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徐铉的《文献太子挽歌辞五首》与杜甫的《哀江头》:两者都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但徐铉的诗更多地赞颂了太子的品德和功绩,而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徐铉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徐铉的部分诗作,是了解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