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季功席上赋,时移尊就月,凉意甚佳,主人亲摘阮以娱客,故云)》
时间: 2024-12-29 17:50: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踏莎行(季功席上赋,时移尊就月,凉意甚佳,主人亲摘阮以娱客,故云)
郭应祥 〔宋代〕
露湿冠巾,风生襟袖。月华耿耿明如昼。
主人情意十分浓,阮咸横膝清音奏。
渐永更筹,新凉气候。穿针乞巧看看又。
却怜相聚日无多,偷闲且可陪觞豆。
白话文翻译
露水湿润了我的帽子和巾帕,微风轻轻在衣襟和袖口吹拂。月光明亮得如同白昼。
主人对我们的情意非常深厚,随即弹奏阮咸的清音。
天色渐晚,气候也开始转凉。我们细细穿针乞巧,互相欣赏着。
但唯有感慨相聚的日子不多,趁此闲暇一起举杯享用美食吧。
注释
- 露湿:露水打湿。
- 月华耿耿:月光明亮而清晰。
- 阮咸:古代一种乐器,音色清脆,常用于雅集。
- 穿针乞巧:比喻细致入微的工艺或技艺,求取巧妙。
- 觞豆:觞指酒杯,豆指美食,指代酒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郭应祥,宋代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大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间情感,情感细腻,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秋季,正值天高气爽之时,作者与朋友聚会,享受月下佳酿,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感慨。
诗歌鉴赏
《踏莎行》以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秋夜聚会的场景。开篇以“露湿冠巾,风生襟袖”引入,生动展示了自然的凉意和轻松的氛围,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面,露水滴落的清新。接着通过“月华耿耿明如昼”,将月光的明亮与夜晚的宁静结合,增添了诗歌的意境。主人情意之浓,表现出朋友间真挚的情感,阮咸的清音则为聚会增添了雅致与趣味。
诗的后半部分“渐永更筹,新凉气候”,面对即将结束的聚会时光,作者用“穿针乞巧看看又”表达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珍惜。最后一句“却怜相聚日无多,偷闲且可陪觞豆”,将聚会的欢愉与时间的流逝相结合,令人感到惜别之情。这种情感,不仅传递了对友情的珍视,也引发了对美好时光的思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露湿冠巾:描绘了清晨的露水,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
- 风生襟袖:微风轻拂,给人带来凉爽的感觉。
- 月华耿耿明如昼:月光明亮,营造出宁静而清晰的夜晚景象。
- 主人情意十分浓: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
- 阮咸横膝清音奏:音乐的悠扬与聚会的雅致相结合,增添了聚会的氛围。
- 渐永更筹:时间的流逝逐渐显现,聚会即将结束。
- 穿针乞巧看看又:互相欣赏,细致交流的情景。
- 却怜相聚日无多:感慨相聚的时光有限。
- 偷闲且可陪觞豆:珍惜这难得的闲暇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月华比作白昼,增强了意象的鲜明。
- 对仗:如“露湿冠巾,风生襟袖”,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人情融为一体,使画面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夜聚会的景象,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美好时光的感慨,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雅致生活与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露:象征清新与生命的开始。
- 月:象征宁静、美好、思念。
- 风:象征轻松与自由。
- 阮咸:象征文化与艺术的交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A. 古筝
B. 琵琶
C. 阮咸
D. 笛子 -
“月华耿耿明如昼”中“耿耿”指的是: A. 明亮
B. 怨恨
C. 深沉
D. 温柔 -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自然的描绘
B. 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慨
C. 对战争的反思
D. 对爱情的思念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可以将《踏莎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比较,两者均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但李清照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而郭应祥则更注重友谊的温暖与集体的欢愉。两者在情感表达和场景描绘上各具特色,丰富了宋代词风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选》
这些参考书目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宋代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