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其三》

时间: 2025-01-07 21:33:34

相思于,鹃血结虞山。

双桨芙蕖人似玉,小风铃铎梦惊寒。

哀艳此才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江南 其三
相思于,鹃血结虞山。双桨芙蕖人似玉,小风铃铎梦惊寒。哀艳此才难。

白话文翻译:

我在江南思念你,满怀相思的情感如同鹃鸟的鲜血一样凝结在虞山。两只小船轻轻划过,莲花盛开,船上的人宛如美玉一般。微风轻轻吹动,铃铛的声音把梦惊醒,令人感到一阵寒意。美丽而又可悲的情感,真是难以言表。

注释:

  • 相思于:表示对某人的思念之情。
  • 鹃血:指的是杜鹃鸟的血,常用于形容思念之深、情感之重。
  • 虞山:古代著名山名,常用来寄托相思之情。
  • 双桨:指的是小船的浆,用以划船。
  • 芙蕖:指的是荷花,象征美丽清纯。
  • 人似玉:形容人的美丽,犹如玉石般光滑洁白。
  • 小风铃铎:指小风吹动铃铛,形成的声音,具有梦幻般的意象。
  • 哀艳此才难:表达了美好的事物常伴随着悲伤之情,才华与情感难以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鹓雏(1875-1924),字子凌,号鹤亭,近代诗人,擅长古体诗,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民国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江南的描绘,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故人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望江南 其三》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相思之情。开篇“相思于,鹃血结虞山”直接引入主题,强烈的情感通过“鹃血”这一意象表现出思念的浓烈程度,虞山则是思念的寄托,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依恋与情感的寄生。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江南的自然景色:“双桨芙蕖人似玉”,通过“小船”和“莲花”的意象,展现出江南的清丽与婉约。在此,船上的人被比作“玉”,不仅突显了她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对她的向往与珍视。

而“风铃铎梦惊寒”则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传达出一种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感觉,风铃声带来的惊醒,象征着思念带来的苦痛与无奈。最后一句“哀艳此才难”则是对整首诗情感的总结,既表达了对美丽的哀叹,也反映了情感表达的困难,令人心头一紧。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以江南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色与深切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细腻与才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相思于,鹃血结虞山: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之情,情感如同鹃鸟的血液般浓烈,虞山成了思念的象征。

  2. 双桨芙蕖人似玉:描绘了船上的女子,形象美丽如玉,荷花和小船的意象引出江南的柔美。

  3. 小风铃铎梦惊寒:微风吹动铃铛,声音惊醒了梦境,带来一丝寒意,暗含思念的苦楚。

  4. 哀艳此才难:最后总结了情感的复杂,既有美丽的惆怅,也有言语难以表达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比作“玉”,突显美丽。
  • 拟人:小风铃铎“梦惊寒”,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人的感受。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了和谐的对仗,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相思”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对江南自然风光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爱人的思念与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人事无常、情感难以表达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鹃血:象征深切的思念。
  • 虞山:思念的寄托地,古代名山,常与情感联系。
  • 双桨:象征着轻盈与自由。
  • 芙蕖:代表着纯洁与美丽。
  • 风铃铎:梦境与现实的交汇,带来思念的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鹃血”象征着什么? A. 美丽
    B. 忧伤
    C. 思念
    D. 快乐

  2. “双桨芙蕖人似玉”中的“人似玉”是指什么? A. 诗人
    B. 船上的女子
    C. 诗人的母亲
    D. 朋友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哀伤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钗头凤·世情薄》——陆游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姚鹓雏的《望江南 其三》和李白的《静夜思》,前者通过细腻的江南意象表达对爱人的思念,而后者则是在月夜中对故乡的思念,虽然主题相似,但表现手法和意象则各有千秋,前者更为细腻,后者更为壮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作者:李某某
  • 《古诗词选读》——作者:王某某
  • 《诗词的魅力》——作者:陈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