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光好,天宇碧鳞鳞。月印竹枝书个个,风回雁字写人人。南望隔秋云。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阳光真好,天空清澈如碧鳞一般。月光映照着竹枝,仿佛在书写每一个字,风中飞过的雁行像是在写每一个人。向南望去,隔着秋云。
注释:
- 秋光好:秋天的光景很好。
- 天宇:天空,宇宙。
- 碧鳞鳞:形容天空清澈、明亮,如同鱼鳞般闪烁。
- 月印:月光映照。
- 竹枝:竹子的枝条。
- 书个个:像是在书写每一个字。
- 风回:风回旋、吹来。
- 雁字:大雁飞行时排成的字形。
- 写人人:像是在为每一个人书写。
- 南望:向南方眺望。
- 隔秋云:隔着秋天的云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嗣隆,清代诗人,生于1640年,卒于1710年,字景孚,号白山,晚号兰亭。著有《白山诗文集》。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秋季,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以及思念之情。这首诗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情体验。
诗歌鉴赏:
《望江南 其十》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简洁而优美,展现出清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悟。诗的开头“秋光好,天宇碧鳞鳞”便营造出一幅清新明亮的秋日画面。诗人用“碧鳞鳞”来形容天空,生动地传达出秋天的澄澈与清凉,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接下来的“月印竹枝书个个”则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竹子,那清冷的月光仿佛在文人笔下书写着秋天的诗篇,暗示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风回雁字写人人”更是诗中意象的高峰。大雁在空中飞行,形成字形,寓意着人们的思念与牵挂。诗人通过风的回旋与雁的飞行,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仿佛在提醒读者,无论身处何地,情感的纽带始终存在。
最后一句“南望隔秋云”则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向南方眺望,似乎在追忆某种遥远的情感与记忆。诗中自然景物的描绘与情感的表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既清丽又富有情感深度的秋日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光好:直接表明了秋天的美好,设置了诗的基调。
- 天宇碧鳞鳞:形象地描绘出清澈的天空,生动且富有画面感。
- 月印竹枝书个个:通过月光的映照,赋予了竹枝一种书写的生命,表现了自然的灵动。
- 风回雁字写人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的深刻关系。
- 南望隔秋云:表达了思念与孤独,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空比作“碧鳞鳞”,生动形象。
- 拟人:月光被描述为“书写”,赋予了自然以人性化的行为。
- 对仗:如“月印竹枝”和“风回雁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情感深邃而含蓄,展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光: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 天宇:代表广阔与自由。
- 月:常常象征思念与孤独。
- 竹枝: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 雁:象征着归属和思乡之情。
- 秋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歌中“秋光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喜悦
C. 愤怒
D. 忧伤 -
“天宇碧鳞鳞”中的“碧鳞鳞”用来形容什么? A. 大海
B. 天空
C. 山川
D. 花草 -
诗中提到的“风回雁字”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自然的美
B. 人与自然的关系
C. 人们的思念
D. 季节的变化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描写自然景色与思乡情感。
- 杜甫的《春望》,表现了对故国的思念和沧桑感。
诗词对比:
与许嗣隆的《望江南 其十》相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透过自然景物表达思念之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的表达更为直白,而许嗣隆则采用了更为细腻的意象描绘。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