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效古词
作者: 施肩吾 〔唐代〕
莫愁新得年十六,
如蛾双眉长带绿。
初学箜篌四五人,
莫愁独自声前足。
白话文翻译:
不要愁自己刚满十六岁,
就像蛾子一样,眉毛修长带着绿色。
刚开始学习箜篌的只有四五个人,
而莫愁却独自一人,音声却是最为动听的。
注释:
- 莫愁:这里是一个人名,莫愁是诗中描述的女子。
- 新得年十六:刚刚年满十六岁,表示青春年少。
- 如蛾:比喻美丽的女子,蛾的双眉如同弯曲的柳叶。
- 箜篌:一种古老的弦乐器,象征着音乐和艺术的学习。
- 声前足:指音声优美,能够引起他人注意。
典故解析:
“莫愁”一词在文中不仅是人名,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情感的寄托,象征着青春的无忧无虑。蛾子常被用来形容美丽而脆弱的东西,反映出青春的美丽以及其短暂性。诗中提到的箜篌,作为古代的乐器,常常与文人的雅趣和艺术修养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肩吾,唐代诗人,字子云,号肩吾,出身于文人家庭,擅长诗词,尤其以描写青春和女性情感著称。其作品多有情感细腻、意象生动的特点。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盛世,社会风气开放,文人追求个性与独立,诗中反映出年轻女性对于自我价值的认同与追求,传达了一种青春的自信与美好。
诗歌鉴赏:
《效古词》以“莫愁”作为中心,通过对青春美好瞬间的描绘,表达了对年轻时光的珍惜和对艺术追求的向往。开篇“莫愁新得年十六”,以轻松的口吻打破了对年龄的焦虑,传达出青春无畏的信念。诗中“如蛾双眉长带绿”,将青春的美丽形象化,表现出女子的娇美与活力。
“初学箜篌四五人”,点明了莫愁在音乐学习中的孤独感,但随后的“莫愁独自声前足”则转化为一种自信与骄傲,显示出她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整首诗流畅而富有韵味,呈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既有对青春的赞美,也有对艺术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莫愁新得年十六”: 不要愁自己刚满十六岁,意指年轻无畏。
- “如蛾双眉长带绿”: 比喻青春的美丽,形象化地描述了女子的眉目如蛾,生动而优美。
- “初学箜篌四五人”: 说明她在音乐学习中并不孤单,周围也有同伴。
- “莫愁独自声前足”: 强调她在音乐方面的才能,尽管是独自一人,却能在音声上超越他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蛾双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美丽。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年轻女性对青春的热爱和对艺术追求的坚定信念,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莫愁:象征青春与美丽。
- 蛾:代表脆弱但美好的事物。
- 箜篌:象征艺术与音乐,代表追求和修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莫愁”指的是哪个年龄段的人?
- A. 十岁
- B. 十六岁
- C. 二十岁
-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 A. 古琴
- B. 箜篌
- C. 笛子
-
诗人通过“如蛾双眉长带绿”想表达什么?
- A. 青春的无忧
- B. 年龄的焦虑
- C. 美丽的青春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青春与情感。
- 杜甫的《春望》: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施肩吾与李清照的作品中都展现了青春的美好,但施肩吾更侧重于个体的自信与追求,李清照则更多表达了对爱情和生活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