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居五首》

时间: 2025-01-06 11:14:34

昔愧公车牍,今投海岸簪。

逢齑还忌热,居陆更忧沈。

楚岫偏藏玉,燕台岂乏金。

前途见杨阮,只是有沾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退居五首 宋祁 〔宋代〕

昔愧公车牍,今投海岸簪。 逢齑还忌热,居陆更忧沈。 楚岫偏藏玉,燕台岂乏金。 前途见杨阮,只是有沾襟。

白话文翻译:

过去我愧对公家的文书工作,现在我选择隐退到海边。 即使遇到困难,也要避免过热的心态,住在陆地上更担心沉沦。 楚山的玉石偏僻难寻,燕京的黄金难道会缺乏吗? 未来的路上见到杨阮那样的人,只会让我泪湿衣襟。

注释:

字词注释:

  • 公车牍:指公家的文书工作。
  • 海岸簪:比喻隐退到海边。
  • 齑:指困难或挫折。
  • 沈:沉沦,指陷入困境。
  • 楚岫:楚地的山,这里指偏僻的地方。
  • 燕台:指燕京,即今天的北京。
  • 杨阮:指杨修和阮籍,两位历史上的文人,这里泛指有才华的人。

典故解析:

  • 杨阮:杨修和阮籍都是魏晋时期的文人,以才华横溢著称,但命运多舛,常被用来比喻有才华但不得志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祁在官场失意后,选择隐退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去官场生活的愧疚和对未来隐居生活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昔愧公车牍,今投海岸簪”一句,直接点明了作者的心态转变。后文通过对“齑”和“沈”的描述,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忧虑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最后两句通过对“杨阮”的提及,暗示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对过去生活的反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宋祁的文学才华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愧公车牍,今投海岸簪”:过去我愧对公家的文书工作,现在我选择隐退到海边。
  2. “逢齑还忌热,居陆更忧沈”:即使遇到困难,也要避免过热的心态,住在陆地上更担心沉沦。
  3. “楚岫偏藏玉,燕台岂乏金”:楚山的玉石偏僻难寻,燕京的黄金难道会缺乏吗?
  4. “前途见杨阮,只是有沾襟”:未来的路上见到杨阮那样的人,只会让我泪湿衣襟。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昔愧”和“今投”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心态转变。
  • 比喻:用“海岸簪”比喻隐退到海边的生活。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楚岫偏藏玉,燕台岂乏金”。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对过去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岸簪:比喻隐退到海边的生活。
  • 齑:比喻困难或挫折。
  • 沈:比喻沉沦,陷入困境。
  • 楚岫:比喻偏僻的地方。
  • 燕台:比喻繁华的都市。
  • 杨阮:比喻有才华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昔愧公车牍”中的“公车牍”指的是什么? A. 公家的文书工作 B. 公家的车辆 C. 公家的书籍 D. 公家的文件

  2. 诗中“今投海岸簪”中的“海岸簪”比喻什么? A. 隐退到海边的生活 B. 海边的美景 C. 海边的宝物 D. 海边的隐士

  3. 诗中“楚岫偏藏玉”中的“楚岫”指的是什么? A. 楚地的山 B. 楚地的玉 C. 楚地的宝藏 D. 楚地的隐士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宋祁的《退居五首》: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宋祁的诗更加注重内心的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收录了宋祁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