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归仁寺》
时间: 2025-01-06 12:08: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归仁寺 张嵲 〔宋代〕
精蓝置屋切云根,此地何从着世纷。 缥缈僧窗更临水,氛氲崖树欲参云。 青山细认千重叠,暮气徐观万里曛。 两岸虫鸣灯一点,舟人相语夜深闻。
白话文翻译:
在归仁寺的高耸屋宇,仿佛触及云端,这样的地方怎能容纳世间的纷扰。 僧房的窗户缥缈,更临水而立,崖边的树木茂盛,仿佛要参入云霄。 细细辨认,青山重叠无边,暮色中缓缓观赏,万里长空染上了晚霞。 两岸虫鸣声中,只有一盏灯火,船夫们在深夜里低语交谈。
注释:
- 精蓝:指佛寺。
- 切云根:形容屋宇高耸,仿佛触及云端。
- 缥缈:形容隐约、不清晰。
- 氛氲:形容树木茂盛。
- 曛:指晚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字巨山,宋代诗人,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游览归仁寺时所作,通过描绘寺庙的宁静与自然的壮丽,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归仁寺的宁静与自然的壮丽。首联以高耸的屋宇开篇,暗示了寺庙的超然地位。颔联和颈联则通过僧窗、崖树、青山、暮气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尾联以虫鸣和舟人的低语结束,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夜晚氛围。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精蓝置屋切云根:精蓝指佛寺,切云根形容屋宇高耸,仿佛触及云端。
- 此地何从着世纷:此地指归仁寺,表达了诗人认为这样的地方不应有世俗的纷扰。
- 缥缈僧窗更临水:僧窗缥缈,更临水而立,形容寺庙的幽静与美丽。
- 氛氲崖树欲参云:崖树茂盛,仿佛要参入云霄,展现了自然的壮丽。
- 青山细认千重叠:细细辨认,青山重叠无边,描绘了山景的辽阔。
- 暮气徐观万里曛:暮色中缓缓观赏,万里长空染上了晚霞,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两岸虫鸣灯一点:两岸虫鸣声中,只有一盏灯火,营造出宁静的夜晚氛围。
- 舟人相语夜深闻:船夫们在深夜里低语交谈,增添了夜晚的宁静与深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切云根”比喻屋宇高耸。
- 拟人:如“崖树欲参云”赋予树木以人的动作。
- 对仗:如“缥缈僧窗更临水,氛氲崖树欲参云”中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通过描绘归仁寺的宁静与自然的壮丽,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精蓝:佛寺,象征宁静与超脱。
- 切云根:高耸的屋宇,象征超然地位。
- 缥缈僧窗:幽静的僧房,象征内心的宁静。
- 氛氲崖树:茂盛的树木,象征自然的壮丽。
- 青山:辽阔的山景,象征自然的美丽。
- 暮气:晚霞,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宁静。
- 虫鸣:夜晚的虫鸣,象征宁静的夜晚。
- 舟人相语:船夫的低语,象征夜晚的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精蓝”指的是什么? A. 佛寺 B. 云彩 C. 山峰 D. 水流
-
“缥缈僧窗更临水”中的“缥缈”形容的是什么? A. 僧窗 B. 水流 C. 山峰 D. 云彩
-
诗中的“曛”指的是什么? A. 晚霞 B. 晨曦 C. 月光 D. 星光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诗词对比:
- 张嵲的《宿归仁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山中的宁静与美丽,但张嵲的诗更注重对寺庙的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嵲的诗作,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王维诗选》:收录了王维的诗作,可以帮助读者对比张嵲与王维的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