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曲 十拍》

时间: 2025-01-04 09:25:29

今年臈月冻全消,天涯涕泪一身遥。

诸将亦自军中至,行人弓箭各在腰。

白马嚼啮黄金勒,三尺角弓两斛力。

胡雁翅湿高飞难,一箭正坠双飞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胡笳曲 十拍
作者:文天祥 〔宋代〕

今年臈月冻全消,
天涯涕泪一身遥。
诸将亦自军中至,
行人弓箭各在腰。
白马嚼啮黄金勒,
三尺角弓两斛力。
胡雁翅湿高飞难,
一箭正坠双飞翼。

白话文翻译

今年腊月的寒冷已经全消,
天涯海角泪水湿透了衣裳。
各位将领也纷纷从军中赶到,
行人身上都挂着弓箭。
白马在啃食黄金镶嵌的缰绳,
三尺长的弓箭需要两斛的力气。
胡雁的翅膀湿透了,难以高飞,
一箭正中,双翼俱落。

注释

字词注释

  • 臈月: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
  • 涕泪:泪水,这里比喻悲伤的情感。
  • 诸将:各位将领。
  • 弓箭:战斗武器,象征士兵的准备。
  • 黄金勒:指用黄金装饰的马嚼,象征奢华与战争。
  • 角弓:一种弓,通常用牛角制作,代表战斗力。
  • 胡雁:指北方的雁,象征远方与漂泊。

典故解析

  • 胡雁:胡雁常被用来象征北方的敌人,诗中提到胡雁湿翅,暗示战争的艰难与困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廷辅,号宋瑞,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他在抵抗元朝侵略的斗争中表现出色,以其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而闻名。

创作背景
《胡笳曲 十拍》是在南宋灭亡前夕创作的,文天祥在抵抗元军的战争中,激发了他强烈的民族情感与对故国的思念。诗中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家国的深切忧虑。

诗歌鉴赏

《胡笳曲 十拍》以强烈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战乱中的悲壮景象。全诗通过描写寒冷的腊月和泪水,渲染出一种悲伤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故国的忧虑与思念。诸将齐聚,行人手持弓箭,展现出一种悲壮的集结,暗示着即将来临的战争。白马与黄金勒的描写,反映了战争的奢华与残酷,突显了士兵在美好与痛苦之间的挣扎。最后几句提到的胡雁,象征着北方的敌人,湿翅高飞难,一箭正中,双飞翼落,生动地描绘出战争中的无奈与绝望。整体上,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情感上饱满,体现了文天祥作为爱国者的深情与无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年臈月冻全消:描写了时节的变化,暗示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内心的情感。
  • 天涯涕泪一身遥: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与忧伤,泪水象征着对离散的无奈。
  • 诸将亦自军中至:说明在这样的时刻,各位将领都汇聚到一起,表明团结应对外敌。
  • 行人弓箭各在腰:描绘了士兵们的准备状态,暗示着即将面对的战争。
  • 白马嚼啮黄金勒:象征着战争的奢华与士兵对物质的追求。
  • 三尺角弓两斛力:说明弓箭的威力,突显出士兵的力量与战斗准备。
  • 胡雁翅湿高飞难:胡雁象征敌人,翅湿则暗示战斗的困难。
  • 一箭正坠双飞翼:表现出战争带来的伤害与悲剧。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白马嚼啮黄金勒”)和拟人(如“胡雁翅湿高飞难”),通过生动的意象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战争、思乡与民族情感展开,表达了文天祥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战斗的无畏,展现了他作为爱国者的坚定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胡雁:象征敌人,代表着外来的威胁与困难。
  • 弓箭:象征战争与斗争,体现出抵抗的力量。
  • 白马:象征高贵与勇气,同时也暗示战争的残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臈月”指的是哪个月份?
    A. 一月
    B. 十二月
    C. 二月
    D. 三月

  2. “胡雁翅湿高飞难”中,“胡雁”象征什么?
    A. 友人
    B. 敵人
    C. 家乡
    D. 战友

  3.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爱情
    B. 乡愁
    C. 战争与爱国
    D. 生活琐事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塞的景象,表达了对战争与思乡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战斗的渴望。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相似主题下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的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文天祥诗文选》
  • 《宋代诗歌研究》
  • 《古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