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雾撚烟搓一索春,
年年长似染来新。
应须唤作风流线,
系得东西南北人。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雾气像烟一样缠绕,年复一年仿佛是新染的。大概应该称它为风流的线条,能够牵引东西南北的人。
注释:
- 雾撚:雾气缠绕在一起的样子。
- 烟搓:像烟一样揉搓的状态。
- 一索春:把春天一同牵引过来。
- 长似:长得像。
- 染来:被染上,形容春天的色彩。
- 风流线:形容春风和柳条的柔美。
- 系得:能够系住,牵引。
- 东西南北人:形容各地的人们。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明确的典故,但“雾”、“烟”、“春”等意象常在古典诗词中出现,象征春天的温柔与生机。诗人在这里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及对人情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崔道融是唐代的一位诗人,活跃于中唐时期,以其清新抒情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活跃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雾气与柳条,表达了对生命和人际关系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杨柳枝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诗的开头“雾撚烟搓一索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仿佛春风带着雾气与烟霭,轻柔地缠绕在每一根柳条上,给人一种朦胧而又温暖的感觉。接着“年年长似染来新”则引申出春天的常态,年复一年,春天总是以新的面貌呈现,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希望。最后两句“应须唤作风流线,系得东西南北人”则将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相结合,诗人建议将这种春天的柳条称作“风流线”,因为它能够牵引着各方的人,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风流的意象,既指春风的柔和,也暗含了人生的相聚与离别,抒发出诗人对人间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春天的氛围,雾气和烟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柔和的春天景象。
- 第二句:强调春天的美好是常在的,每一年都是新的开始。
- 第三句:将春天的柳条比作“风流线”,表达了春天的柔美与灵动。
- 第四句:柳条能够系住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象征着人与自然的连接。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风流线”,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系得”赋予柳条以情感,表现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春天生机勃勃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雾:象征着朦胧和温柔,暗示春天的柔和气息。
- 烟:表示轻盈和飘渺,体现了春天的灵动。
- 春:象征着生机、希望和新生的开始。
- 柳:代表着柔美、生命与亲近的情感,常与春天相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雾撚烟搓一索春”的意思是? A. 雾气缠绕形成春天
B. 雾气很浓
C. 春天已经到了
D. 雾气消散了 -
诗中提到的“风流线”指的是什么? A. 柳条
B. 风
C. 河流
D. 人情 -
诗歌的主要意象是? A. 夏天的炎热
B. 秋天的萧瑟
C. 春天的生机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 《桃花源记》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在诗中描绘了战乱中的春天,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失落,与崔道融的春天意象形成鲜明对比。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的作品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侧重于冬季的冰雪之美,与《杨柳枝词》的春意盎然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赏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