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9 21:23:56

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

辽阳在何处,莫望寄征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辽阳在何处,莫望寄征袍。

白话文翻译:

我想剪下象征春天的字样,但春寒使得剪刀变得寒冷。辽阳在何处,别再寄望于那征战的袍子了。

注释:

  1. 欲剪:想要剪。
  2. 宜春字:指象征春天的字,可能是“春”字或与春天相关的诗句。
  3. 春寒:春天的寒冷,表达了季节的凉意。
  4. 入剪刀:寒意进入剪刀,形容气温低,剪刀使用起来也受到影响。
  5. 辽阳:古地名,指辽阳,可能与作者的思乡情绪有关。
  6. 莫望:不要再期待。
  7. 寄征袍:寄托在征战的袍子上,指士兵的衣物,暗指远方的征战。

典故解析:

“春寒”象征着春天的延续与不易,表达了诗人对春暖花开的期待。而辽阳则可能引申出对故乡或亲人的思念,暗示出对离别与战争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崔道融,唐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敏感著称,常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寒之际,诗人可能身处异乡,感受到春季的寒冷与孤独,表达了对春暖的渴望和对故乡辽阳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表现了春季的寒冷与思乡的情感。开头的“欲剪宜春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美好的憧憬,然而“春寒入剪刀”却揭示了现实的残酷与无奈,春天的寒冷打断了诗人的美好愿景,情感的对比使得整首诗更显深沉。诗中提到的辽阳,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描绘,也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整首诗在对春天的期待与对战乱的不安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家乡的深情。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欲剪宜春字”:表明诗人对春的期盼,想要剪下象征春天的字。
    • “春寒入剪刀”:反映春天的寒意,影响了诗人的所有期待。
    • “辽阳在何处”: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辽阳的遥远让人感到孤独。
    • “莫望寄征袍”:警告自己不必再寄托希望于远方的征战,反映出对战争的厌倦和无奈。
  2. 修辞手法:运用了对比与象征的手法,通过春寒与春字的对立,突显出诗人的失落与期待。

  3.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对春天的渴望以及对战争与离别的无奈,情感深刻而真挚。

意象分析:

  1. 春字:象征生命与希望,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2. 剪刀:象征着行动与实现梦想的工具,但因寒冷而受制,暗示现实的无奈。
  3. 辽阳:代表故乡,象征着思念与归属感的缺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春寒入剪刀,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失落 C. 高兴

  2. 辽阳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战争 B. 故乡 C. 春天

  3. 诗人对春的态度是? A. 积极 B. 消极 C. 中立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崔道融的《春闺二首》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春望》则更加宏观,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和思乡情怀。两者在表达情感时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主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崔道融相关研究论文和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