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其二》

时间: 2025-01-04 12:09:14

一斑两点从初起。

这手脚、渐不灵利。

背人只待暗搔爬,腥臭气、薰天炙地。

下梢管取好脓水。

要洁净、怎生堪洗。

自身作坏匹如闲,更和傍人带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其二
作者: 杨无咎 〔宋代〕
一斑两点从初起。
这手脚渐不灵利。
背人只待暗搔爬,
腥臭气薰天炙地。
下梢管取好脓水。
要洁净怎生堪洗。
自身作坏匹如闲,
更和傍人带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人从一开始的小病症逐渐恶化的过程。他的手脚变得不灵活,背后总是暗自忍受着痛苦,令人窒息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尽管他试图清理自己的伤口,但却发现难以洗净。最终,自己变得虚弱不堪,还要拖累他人。

注释:

  • 一斑:指的是一个小病症的开端。
  • 腥臭气:形容病痛带来的难闻气味。
  • 脓水:伤口流出的脓液。
  • 带累:指自身的病痛影响到周围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无咎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以其词风清新脱俗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和生活片段,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一个病痛缠身的时期,反映了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对疾病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自身状态的无奈和对他人影响的愧疚。

诗歌鉴赏:

这首《点绛唇 其二》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引人入胜。词中通过对病痛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遭受身体和心理双重折磨时的脆弱与无助。开头的“一斑两点”简洁而富有象征性,暗示小病的萌芽阶段。随后的“这手脚渐不灵利”,则通过具体的身体感受,传达出病痛逐渐加重的无奈。在后面的描写中,腥臭气息的弥漫不仅是身体虚弱的体现,更隐喻着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复杂与疏离。最后,词人表达了对自身病痛的自责和对他人的拖累,展现出一种普遍的人生无常和对他人情感的体恤,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斑两点从初起:表示病症的初发阶段。
  • 这手脚渐不灵利:描绘病情加重,身体机能逐渐衰退。
  • 背人只待暗搔爬:形容在别人面前隐藏痛苦,暗自忍受。
  • 腥臭气薰天炙地:以气味的强烈来强调病痛的严重性。
  • 下梢管取好脓水:指从伤口流出脓水,病情的真实写照。
  • 要洁净怎生堪洗:表达了难以清理病痛的无奈。
  • 自身作坏匹如闲:暗指自己的虚弱状态和无所作为。
  • 更和傍人带累:自责因自身病痛影响到他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病痛形象化,通过具体的身体感受传达情感。
  • 拟人:赋予气味以“薰天炙地”的能力,增强了病痛的压迫感。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有一定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病痛的描绘,反映了人们在苦难面前的无助与孤独。它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引发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显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牵连与影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病痛: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 脓水:代表着疾病的恶化和无法摆脱的现实。
  • 腥臭气:隐喻人际关系中的压迫与疏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 A. 生死
    • B. 病痛与人际关系
    • C. 自然景色
  2. “一斑两点从初起”中的“一斑”指的是什么?

    • A. 伤口
    • B. 病症
    • C. 心情
  3. 诗中提到的“腥臭气”主要用于形容什么?

    • A. 身体的虚弱
    • B. 病痛的严重性
    • C. 社会的冷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可与同样主题的其他词人作品进行比较,特别是探讨病痛和人际关系的诗词,如李清照和苏轼的作品,展现不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无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