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莺围橙径》
时间: 2025-01-01 14:44: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声声慢·莺围橙径
作者:吴文英
莺围橙径,鲈跃莼波,重来雨过中秋。
酒市渔乡,西风胜似春柔。
宿舂去年村墅,看黄云还委西畴。
凤池去,信吴人有分,借与迟留。
应是香山续梦,又凝香追咏,重到苏州。
青鬓江山,足成千岁风流。
围腰御仙花底,衬月中金粟香浮。
夜宴久,揽秋云平倚画楼。
白话文翻译
黄莺围绕着橙色的小径,鲈鱼在莼菜的波浪中跃动,时隔已久又在中秋的雨后归来。
酒市和渔乡,西风轻柔得胜过春天的暖意。
在去年的村庄里留宿,看到黄云依旧在西边的田畴上飘荡。
我离开凤池,真希望吴地的人能够与我分享这份情景,借我留恋的时光。
这应是香山续梦的时刻,又凝聚香气吟咏,重返苏州。
青丝映衬着江山,足以成就千年的风流。
围着腰间的仙花,映衬着月中金色的香气浮动。
夜宴已久,依靠着画楼,揽着秋云静静欣赏。
注释
- 莺:黄莺,一种鸟,常以鸣叫声美丽著称。
- 橙径:指果园中的小路,橙子成熟的季节。
- 鲈:鲈鱼,一种美味的鱼类。
- 莼:莼菜,水生植物,常用于做菜。
- 凤池:可能指某个美丽的池塘,寓意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文英(约 1110-1170),字文英,号“天井”,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词人。他的词风清婉细腻,常表现出对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声声慢·莺围橙径》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情世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开篇以“莺围橙径”引入,生动地描绘了秋日的自然风光,黄莺鸣叫,橙子成熟,给人一种温暖和谐的感觉。接着“鲈跃莼波”,则展现了水乡渔村的生动气息,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重来雨过中秋”一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同时也勾起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提到的“酒市渔乡”,则体现了诗人对人间烟火的眷恋,西风把春天的柔情带来了,这种对比加深了秋天的宁静与温暖。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凤池去”,表达了对故乡及故人情谊的眷恋。回忆起香山的美好梦境,诗人似乎在追寻过去的美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期待。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叙述,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深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莺围橙径:春天的生机,黄莺在橙子树旁欢快地鸣叫,描绘出一幅生动的乡村画面。
- 鲈跃莼波:鲈鱼在水中跃起,展现了水乡独特的自然风光。
- 重来雨过中秋:时间的流逝,雨后中秋的宁静勾起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 酒市渔乡:描绘出一种浓厚的生活气息,酒市代表人情,渔乡则是自然的馈赠。
- 西风胜似春柔:秋天的西风,带来了春天的柔和气息,体现出季节的交替与情感的微妙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西风胜似春柔”将秋风比作春风,传达出温暖的情感。
- 拟人:黄莺的鸣叫仿佛在与人对话,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词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生机勃勃的生活的热爱,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莺: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橙径:代表丰收与自然的美好。
- 鲈:象征水乡的富饶与自然的馈赠。
- 香山:代表梦想与美好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吴文英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
诗中描绘的主要自然景象是什么?
A. 雪景
B. 秋天的阳光
C. 春天的花朵
D. 夏日的炎热 -
“酒市渔乡”体现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怀念
C. 快乐
D. 忧伤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秦观的《鹊桥仙》
诗词对比
吴文英与李清照两位词人,均以细腻的情感著称,吴文英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内心的情感体验,二者在风格上有着明显的不同,但均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过往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