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尊师归洞庭》

时间: 2025-01-04 09:09:10

能琴道士洞庭西,风满归帆路不迷。

对岸水花霜后浅,

傍檐山果雨来低。

杉松近晚移茶灶,岩谷初寒盖药畦。

他日相思两行字,无人知处武陵溪。

意思解释

送张尊师归洞庭

原文展示

能琴道士洞庭西,风满归帆路不迷。
对岸水花霜后浅,傍檐山果雨来低。
杉松近晚移茶灶,岩谷初寒盖药畦。
他日相思两行字,无人知处武陵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张尊师在洞庭湖西归的情景。湖面风起,船帆高扬,归途不再迷失方向。对岸的水面因霜后而变得浅淡,屋檐旁的山果因雨水的滋润而低垂。傍晚时分,杉松树附近,茶灶被移到一旁,岩谷中初冬的寒冷覆盖了药田。他日若思念,写下两行字,却无人知晓那是在武陵溪的何处。

注释

  • 能琴:指精通弹琴技艺的人。
  • 道士:道教的修行者。
  • 洞庭:指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
  • 归帆:归航的船帆。
  • 水花霜后:水面因霜后而变得浅薄。
  • 傍檐:指靠近屋檐。
  • 山果:山上的果实。
  • 药畦:种植药材的田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唐代诗人,字子渊,生于今河南,历任多地官职,以其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送张尊师归洞庭》写于许浑送别友人张尊师之际,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自然的热爱。洞庭湖作为重要的文化符号,承载了诗人对友人和生活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湖归帆图。开篇的“能琴道士洞庭西”直接引入主题,表现了道士的身份与归途的方向,诗人通过“风满归帆”展现出归途的顺利与畅快。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与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对岸水花霜后浅”,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致,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无常;而“傍檐山果雨来低”则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最后两句的“他日相思两行字,无人知处武陵溪”,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意境悠远。

整首诗虽短小,却情感真挚,景物描写细腻,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能琴道士洞庭西:道士擅长弹琴,归途在洞庭湖的西边。
  2. 风满归帆路不迷:风正好,船帆鼓起,方向不再迷失。
  3. 对岸水花霜后浅:霜后的水面变得浅薄,描绘了秋冬交替的自然景色。
  4. 傍檐山果雨来低:雨水滋润后,靠近屋檐的山果自然低垂。
  5. 杉松近晚移茶灶:傍晚时分,杉松树附近的茶灶被移开。
  6. 岩谷初寒盖药畦:岩谷中初冬的寒冷,覆盖了药材的田地。
  7. 他日相思两行字:未来若思念,写下两行字。
  8. 无人知处武陵溪:没人知道那是在武陵溪的哪个地方。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杉松近晚移茶灶,岩谷初寒盖药畦”,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风帆”、“水花”、“山果”等意象,营造出自然的美感与诗人内心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友人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未来相聚的希冀,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谊与自然的独特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道士:象征着隐逸与高洁的生活。
  • 洞庭湖:象征着广阔与自由。
  • 归帆:象征着归家的希望与期待。
  • 水花: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变化。
  • 武陵溪:象征着理想的栖息地与思念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道士”擅长什么? A. 弹琴
    B. 书法
    C. 绘画
    D. 诗词

  2. “对岸水花霜后浅”中的“霜后”指的是哪个季节的变化?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什么情感? A. 愤怒
    B. 忘记
    C. 思念
    D. 羡慕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对比许浑的《送张尊师归洞庭》和王维的《送别》,两者都描绘了送别的情景,但许浑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王维则通过抒情的手法,传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