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云亭晚坐》

时间: 2025-01-09 00:11:32

大暑不可避,微凉安所寻。

云霄非浊世,竹树有清阴。

海近风先集,山高日易沈。

无因见明月,萤火乱更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参云亭晚坐

大暑不可避,微凉安所寻。
云霄非浊世,竹树有清阴。
海近风先集,山高日易沈。
无因见明月,萤火乱更深。

白话文翻译:

在酷热的夏天是无法逃避的,微微的凉意又哪里去寻觅呢?云霄之上并非是浑浊的世俗,竹树之间却有清幽的阴凉。海边的风先行聚集,山高处的太阳容易沉落。无缘见到明月,萤火虫的光点更加纷乱而深沉。

注释:

字词注释:

  • 大暑:指盛夏时节,天气炎热。
  • 不可避:无法逃避,形容炎热的天气让人无处可躲。
  • 微凉:微微的凉意。
  • 云霄:空中的天空。
  • 浊世:指污浊的世俗环境。
  • 清阴:清凉的阴影。
  • 海近:指靠近海边。
  • 风先集:风在海边首先汇聚。
  • 日易沈:太阳容易落下。
  • 无因:没有理由。
  • 明月:指明亮的月亮。
  • 萤火:萤火虫的光点。
  • 乱更深:光点更加杂乱且深沉。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字子显,号梦溪,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情感细腻,语言清新,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夏季的傍晚,诗人在参云亭静坐,面对盛夏的酷热与自然的清凉,表达了对环境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索。

诗歌鉴赏:

《参云亭晚坐》是一首描绘夏日傍晚自然景色的诗作,诗人在大暑的时节,虽然面临酷热的天气,但仍能在亭中寻求一丝凉意。诗的开头便以“不可避”引入,表现了对自然气候的无奈之感,透出一丝无可奈何的情绪。接下来的“云霄非浊世,竹树有清阴”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清澈的天空与阴凉的竹林形成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世俗的浑浊,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渴望清新的情感。

“海近风先集,山高日易沈”的描写则表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海近的地方风先聚集,阳光在高山上容易沉落,凸显出夏日傍晚的宁静。最后一句“无因见明月,萤火乱更深”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失落,明月无法相见,萤火虫的光影在夜色中显得更加迷离而深沉,画面感极强,情感也愈加复杂。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景象描绘,蕴含了深厚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孤独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暑不可避,微凉安所寻。
    在酷热的夏季无法避开,微微的凉意又在哪里可寻呢?

    • 表达了夏天的无奈与渴望。
  2. 云霄非浊世,竹树有清阴。
    云天之上并不是浑浊的世俗,竹林之间却有清幽的阴凉。

    • 强调自然的纯净与世俗的污浊。
  3. 海近风先集,山高日易沈。
    靠近海边的地方风首先聚集,高山上的日头容易落下。

    • 描绘自然景色的动态变化,展现时间的流逝。
  4. 无因见明月,萤火乱更深。
    无缘见到明亮的月亮,萤火虫的光点显得更加杂乱而深沉。

    • 表达了孤独与失落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海近风先集,山高日易沈”,上下句对仗工整。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生进行类比,蕴含哲理。
  • 意象:通过“明月”和“萤火”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增强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清新环境的向往,对世俗的反思,以及在孤独中感受到的失落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暑:象征炎热的现实。
  • 微凉:渴望的凉意,象征宁静与舒适。
  • 云霄:象征自由与清新。
  • 竹树:象征自然的清幽。
  • 明月:象征理想与美好。
  • 萤火:象征孤独与迷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微凉”是指什么?

    • A) 冷风
    • B) 凉意
    • C) 水源
    • D) 雨水
  2. “海近风先集”中的“风”指的是什么?

    • A) 吹来的风
    • B) 海浪
    • C) 雨水
    • D) 动物的叫声
  3. 诗中“无因见明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失落
    • B) 快乐
    • C) 愤怒
    • D) 兴奋

答案:

  1. B) 凉意
  2. A) 吹来的风
  3. A) 失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可以将《参云亭晚坐》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比较,两者均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的作品更加直接而富有情感,而曾几的诗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