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桂二首》

时间: 2025-01-19 17:53:43

擢本千岩秀,开花八月凉。

虽非倾国色,要是恼人香。

篱下菊清好,林间兰静芳。

可怜遭遇晚,妙语欠苏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擢本千岩秀,开花八月凉。
虽非倾国色,要是恼人香。
篱下菊清好,林间兰静芳。
可怜遭遇晚,妙语欠苏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桂花的秀丽与芬芳。它生长在千山万岩之中,八月时节开花,给人带来凉爽的感觉。虽然它的容貌并不倾国倾城,却散发着让人心烦的香气。篱笆下的菊花清雅动人,树林中的兰花静谧芬芳。可惜它们遭遇得太晚,精彩的语言无法比拟苏轼与黄庭坚。

注释:

  • :指生长、出众。
  • 倾国色:形容女子的美貌,倾倒国家。
  • 恼人香:令人心烦的香气。
  • 篱下菊:指篱笆下的菊花,象征清雅。
  • 林间兰:指树林中的兰花,象征高洁。
  • 遭遇晚:遭遇的时机较晚,暗指命运不济。
  • 妙语:指美妙的言辞。
  • 苏黄:指苏轼和黄庭坚,都是著名的诗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字子贞,号白云,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与思考。桂花作为一种常见的植物,象征着坚韧与美好,诗人通过描绘其生长环境和香气,传达出对生命和美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桂花的生长与香气,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与生命的短暂。诗的开头以“擢本千岩秀”引入,营造出一种秀丽的自然景象。桂花虽不如美人般倾国倾城,但它的香气却让人无法忽视,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内在美的追求与欣赏。在接下来的描写中,篱下的菊花与林间的兰花分别象征了清雅与高洁,表达了诗人对不同花卉的喜爱。最后一句“可怜遭遇晚,妙语欠苏黄”,则表现了诗人对命运不公的惋惜,暗示了即使盛开的美丽也难以逃避宿命的束缚。这使得整首诗在赞美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融入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形成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擢本千岩秀”:桂花在千山万岩中生长,显示出其独特的美丽。
  • “开花八月凉”:桂花在八月开花,带来清凉的感觉。
  • “虽非倾国色”:虽然桂花的外貌不如美人。
  • “要是恼人香”:但是它的香气却让人心烦。
  • “篱下菊清好”:篱下的菊花清雅动人。
  • “林间兰静芳”:树林中的兰花静谧芬芳。
  • “可怜遭遇晚”:可惜它们的命运来得太晚。
  • “妙语欠苏黄”:美好的词句无法与苏轼和黄庭坚相比。

修辞手法:

  • 对比:将桂花与美人相比较,强调内在美与外表美的差异。
  • 象征:桂花、菊花和兰花分别象征不同的品格与情感。
  • 拟人:将植物的特征赋予情感,使其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和美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命运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
  • 菊花:象征清雅与韵致。
  • 兰花:象征幽静与优雅。
  • 千岩:象征大自然的壮丽与广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中,桂花开花的时间是哪个月份?

    • A. 七月
    • B. 八月
    • C. 九月
  2. 诗中提到的两位著名诗人是?

    • A. 李白与杜甫
    • B. 苏轼与黄庭坚
    • C. 白居易与王维

答案

  1. B. 八月
  2. B. 苏轼与黄庭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山中与幽人对酌》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曾几的《岩桂二首》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曾几更侧重于植物的香气与生命的感慨,而辛弃疾则倾向于抒发浓烈的豪情与壮志。两首诗虽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