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三月一日北山雨望(时张士诚据吴)》
时间: 2025-01-06 10:28: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丙申三月一日北山雨望(时张士诚据吴) 冻雨萧条江上来,随风沾洒气幽哉。 陆机茅屋终难住,伍相祠堂亦可哀。 独客飘飘何处去,孤帆寂寂几时回。 竹枝声断沧江暮,短发无辜独受催。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雨从萧条的江面飘来,随着风轻轻洒落,气氛幽静而深远。 陆机的茅屋终究难以安居,伍子胥的祠堂也显得悲哀。 孤独的旅人飘飘然不知去向何处,孤独的帆船静静地不知何时能回。 竹枝的声音在沧江的暮色中断绝,短发的我无辜地独自承受着催促。
注释:
- 冻雨:指寒冷的雨。
- 萧条:形容景象冷落、凄凉。
- 沾洒:轻轻洒落。
- 气幽哉:气氛幽静而深远。
- 陆机:西晋文学家,此处指其居所。
- 伍相:指伍子胥,春秋时期吴国大夫,此处指其祠堂。
- 飘飘:形容孤独无依。
- 寂寂:形容孤独无声。
- 竹枝:指竹枝词,一种民间歌谣。
- 沧江:指长江。
- 短发:作者自指。
- 无辜:无故,无缘无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此诗创作于丙申年(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当时张士诚占据吴地,社会动荡,诗人借此诗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和个人漂泊的孤独。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张士诚占据吴地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雨中的江景和个人的孤独,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冻雨、江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幽静和个人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冻雨萧条江上来”一句,既描绘了雨的寒冷,也暗示了社会的冷落;“独客飘飘何处去,孤帆寂寂几时回”则深刻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冻雨萧条江上来”:描绘了寒冷的雨从萧条的江面飘来,营造了一种冷落、凄凉的气氛。
- “随风沾洒气幽哉”:雨随着风轻轻洒落,气氛幽静而深远。
- “陆机茅屋终难住”:借用陆机的茅屋,表达了诗人对安居的渴望和现实的无奈。
- “伍相祠堂亦可哀”:借用伍子胥的祠堂,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悲哀。
- “独客飘飘何处去”:表达了诗人孤独无依的漂泊感。
- “孤帆寂寂几时回”: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期盼和现实的无奈。
- “竹枝声断沧江暮”:通过竹枝的声音在沧江的暮色中断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短发无辜独受催”: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冻雨萧条江上来”中的“冻雨”比喻寒冷的社会环境。
- 拟人:如“随风沾洒气幽哉”中的“随风沾洒”赋予雨以人的动作。
- 对仗:如“独客飘飘何处去,孤帆寂寂几时回”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冻雨:象征寒冷的社会环境。
- 江上:象征漂泊无依的生活。
- 陆机茅屋:象征对安居的渴望。
- 伍相祠堂:象征历史的感慨。
- 独客:象征孤独无依的个人。
- 孤帆:象征对归途的期盼。
- 竹枝声:象征时光的流逝。
- 沧江暮:象征岁月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冻雨萧条江上来”中的“冻雨”象征什么? A. 寒冷的社会环境 B. 温暖的自然环境 C. 平静的生活状态 D. 热闹的社会氛围
-
诗中“独客飘飘何处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孤独无依 B. 快乐自由 C. 平静安宁 D. 热闹欢乐
-
诗中“伍相祠堂亦可哀”中的“伍相”指的是谁? A. 伍子胥 B. 伍员 C. 伍奢 D. 伍被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 李白《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个人漂泊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袁凯《丙申三月一日北山雨望》与杜甫《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但袁凯的诗更多地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通过社会现实来抒发情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袁凯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