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能战涿鹿,聊复隐崆峒。
挥手谢轩帝,毋烦顺下风。
白话文翻译:
我无法在涿鹿之战中取得胜利,因此只能隐居在崆峒山。挥手向轩辕帝致谢,不要再麻烦我顺风而下。
注释:
- 涿鹿:指涿鹿之战,是中国古代传说中黄帝与蚩尤之间的大战,象征着英雄的斗争。
- 崆峒:崆峒山,位于中国甘肃省,是道教名山,隐士居住之地,象征隐逸生活。
- 轩帝:指轩辕帝,即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传说中的文化英雄。
- 顺下风:顺风而行,意指不想再受到外界干扰。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景崇,宋代诗人、词人,生于南宋,曾任官职但也因时局动荡而多次隐居。他的诗词风格清新典雅,兼具豪放与细腻的特点。
-
创作背景:此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无奈。他生活在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侵扰,诗人表达了一种对英雄史诗的怀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虽短,但意蕴深厚。开头的“不能战涿鹿”便直接引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典故,涿鹿之战被视作英雄对抗的象征,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失落。诗中提到的崆峒山则是隐士的象征,显示出诗人渴望逃避纷扰、寻求内心宁静的心情。
“挥手谢轩帝”一句,既是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透露出一种自谦之情,似乎在表明自己虽有志于大业,然而却难以成就,最终只能选择隐退。最后一句“毋烦顺下风”,则是对世事的释然,显示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透漏出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流露出诗人对社会、历史和个人选择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不能战涿鹿”:诗人承认自己无法在如涿鹿之战那样的历史舞台上展现英雄气概。
- “聊复隐崆峒”:选择隐居于崆峒山,象征着对名利的放弃。
- “挥手谢轩帝”:对轩辕帝的感谢,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自己无法成就大业的自我安慰。
- “毋烦顺下风”:希望不再受到外界干扰,寻求内心的安宁。
-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对仗工整,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隐喻:崆峒山暗示隐逸生活,涿鹿象征英雄的斗争,丰富了诗的内涵。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自我命运的叹息,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涿鹿:象征英雄史诗与历史斗争,表达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 崆峒:隐逸与安静的象征,代表诗人对逃避现实的渴望。
- 轩帝:历史文化的象征,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不能战涿鹿”中的“涿鹿”指的是: A. 一种动物
B. 古代战争
C. 一个地方
D. 一种植物 -
诗中提到的崆峒山象征什么? A. 斗争
B. 名利
C. 隐逸生活
D. 家庭 -
“挥手谢轩帝”表达了诗人对哪个历史人物的敬仰? A. 孔子
B. 轩辕帝
C. 李白
D. 苏轼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广成子》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均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刘克庄更多的是对历史的反思,而陶渊明则是一种对田园生活的真实渴望。两者相辅相成,展现了不同的隐逸哲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