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阴符经》》
时间: 2025-01-04 11:40: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绕窗风竹骨轻安,闲借阴符仰卧看。
绝利一源真有谓,空劳万卷是无端。
清虚可保升云易,嗜欲终知入圣难。
三要洞开何用闭,高台时去凭栏干。
白话文翻译:
窗外的竹子在风中轻轻摇曳,我悠闲地仰卧着,借着阴符经的启发观看世事。
真正的利害关系只在于这一源头,而我白白浪费了万卷书本的努力。
清静的虚无能够保住升腾的云气,而对欲望的嗜求终究明白进入圣人境界是多么艰难。
三要(即三种智慧)如果能够洞开,那又何必去关闭它呢?在高台上,有时可以凭栏远望。
注释:
- 阴符经:道教经典之一,强调无为而治、自然之道。
- 绝利一源:意指真正的利益来源于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 清虚:形容一种清明虚静的状态。
- 三要:指的是道教中追求的三种智慧或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779年-835年),唐代诗人,号“齐己”,生于长安。他是道教与佛教的信奉者,创作了大量的诗词,风格清新、简练,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的文化繁荣时期,反映了作者对道教经典《阴符经》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智慧与欲望的深刻见解。
诗歌鉴赏:
齐己的《读《阴符经》》以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打动人心,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体验的结合,展现了对“阴符经”中道理的反思与领悟。开篇“绕窗风竹骨轻安”,用竹子在风中摇曳的形象,传达出一种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状态,体现了道教“无为而治”的思想。接着,诗人提到“绝利一源”,指出真正的智慧与利益来源于内心的平和,而与外界的繁杂无关。诗的后半部分则强调清虚之境能够保住升腾的云气,反映出对欲望的警惕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揭示了追求圣人境界的艰难。最终,诗人用“高台时去凭栏干”来表达对开阔视野的渴望,体现了对智慧与自我提升的向往。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与深邃的哲理,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绕窗风竹骨轻安:描绘窗外竹子随风而动,体现了宁静与安详的气氛。
- 闲借阴符仰卧看:诗人以放松的姿态,借助《阴符经》来思考人生。
- 绝利一源真有谓:真正的利益源于内心的宁静,而非外在的追求。
- 空劳万卷是无端:指漫无目的的求知与积累并无实质意义。
- 清虚可保升云易:清净的内心能够轻易保持高远的追求。
- 嗜欲终知入圣难:追求欲望者,最终会明白进入圣人境界是多么艰难。
- 三要洞开何用闭:三种智慧若能开启,何必去封闭它们呢?
- 高台时去凭栏干:在高处时,偶尔也要回望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绕窗风竹”,将竹子比作内心的宁静。
- 对仗:全诗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竹子象征着清净与坚韧,反映了作者的品格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内心的平和与智慧的追求,强调了对欲望的警惕,表达了对精神境界的向往,体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
意象分析:
- 窗:象征视野与心境的开阔。
- 竹:象征坚韧与高洁。
- 云:象征高远目标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个意象在诗中用于表达宁静的气氛? A. 竹
B. 云
C. 风
D. 高台 -
“绝利一源”所指的是真正的利益来源于哪里? A. 外在的财富
B. 内心的宁静
C. 知识的积累
D. 社会地位 -
诗中提到的“三要”是指什么? A. 三种欲望
B. 三种智慧
C. 三种境界
D. 三种书籍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齐己的诗以哲理性著称,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融合。两者都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高峰,但风格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齐己集》
- 《道教经典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