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了然知是梦,既觉更何求。
死入孤峰去,灰飞一烬休。
云无空碧在,天静月华流。
免有诸徒弟,时来吊石头。
白话文翻译:
我已经清楚地知道这一切都是梦,既然意识到了,又有什么可追求的呢?我愿意死去,去到那孤独的山峰,化为灰烬,了无牵挂。云彩虽然没有空虚的蓝天,但天空宁静,月光依然流淌。免得有我的弟子们,偶尔来这里吊唁我。
注释:
- 了然:明白,清楚。
- 既觉:既然觉悟,意识到。
- 孤峰:指孤独的山峰,象征隐逸和超脱。
- 灰飞一烬:化为灰烬,表示无所依恋,超脱世俗。
- 云无空碧:虽然云彩没有了空灵的蓝天。
- 月华流:月光静静流淌,意象宁静而美好。
- 诸徒弟:指许多弟子,象征世俗关系。
- 吊石头:吊唁,表示对逝者的追思和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约780-840年),唐代诗人,字景纯,号清虚,仕途不顺,晚年隐居,擅长写诗,尤其是五言绝句。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自遣》创作于诗人隐居晚年的时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无常、对世俗的超脱,以及对自然的向往。诗歌中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自遣》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梦想与死亡的思考。开篇“了然知是梦”,诗人通过自省,认识到世间的一切如梦幻般虚幻,这种觉悟让他对人生的追求变得淡然。接着,“死入孤峰去”,诗人渴望超脱尘世,他愿意化为灰烬,回归自然,摆脱一切世俗的牵绊。这种洒脱的态度,反映了对生命的一种深刻理解与接受。
接下来的“云无空碧在,天静月华流”,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场景,虽然云彩遮掩了蓝天,但宁静的天空依然流淌着皎洁的月光,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最后一句“免有诸徒弟,时来吊石头”,则表达了对世俗关系的超脱,诗人宁愿与世无争,甚至不希望有弟子来吊唁,体现了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死亡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向往与理解,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使得这首诗在唐代诗歌中独具一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了然知是梦:诗人意识到世间一切如同梦境,表现了对现实的清醒认知。
- 既觉更何求:既然已经觉悟,那还有什么值得追求的呢?表现了对名利的超脱。
- 死入孤峰去:愿意死去,回归自然的孤峰,象征着对孤独和超脱的向往。
- 灰飞一烬休:化为灰烬,了无牵挂,表现了对生死的淡然态度。
- 云无空碧在:云层没有蓝天的空灵,但天空依然静谧,反映内心的宁静。
- 天静月华流:月光宁静流淌,营造出一种静谧的自然意境。
- 免有诸徒弟:不希望有弟子来吊唁,显示对世俗关系的超脱。
- 时来吊石头:用“石头”来比喻自己的存在,表现了对生命的淡漠。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命比作梦,强调其虚幻。
- 对仗:如“云无空碧在,天静月华流”,形成和谐的韵律。
- 意象:孤峰、月华等意象,营造出超然的自然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反思,诗人通过对梦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对名利的超然态度,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诗中的孤峰和月华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超脱,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峰:象征孤独和超脱,代表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灰烬:象征死亡和解脱,表达对世俗的放下。
- 月华:象征宁静与美好,展现内心的平和。
- 云:象征虚幻与无常,暗示人生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了然知是梦”中的“了然”是什么意思?
- A. 明白
- B. 梦幻
- C. 追求
-
诗人希望化为“灰飞一烬”,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态度?
- A. 对生死的恐惧
- B. 对世俗的超脱
- C. 对名利的渴望
-
“天静月华流”中的“月华”指的是什么?
- A. 太阳
- B. 月光
- C. 星星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更加注重社会现实。
- 李白《静夜思》:通过对月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齐己诗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