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 其四 中秋前一日,饯潘德鄜于花光,用德鄜韵》
时间: 2025-01-01 18:30: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碧云暮合。不教预赏中秋月。凉生楚观风初歇。山影沈沈,相对两奇绝。湘人怅望黄金节。只愁酒散仙舟发。凭谁为与姮娥说。明夜虽圆,空照人离别。
白话文翻译:
在碧蓝的天空中,傍晚的云层逐渐聚集,不允许人们提前欣赏中秋的明月。凉风在楚地刚刚停止,山影沉沉,令人感到二者的奇绝。湘江边的人怅然望着这金色的节日,只担心酒散后,仙舟即将离发。又有谁能替我向嫦娥诉说呢?明夜虽然月圆,却只能空自照着人们的离别。
注释:
- 碧云:指清澈的蓝天与白云。
- 预赏:提前欣赏。
- 楚观:指楚地的景观。
- 山影沈沈:山的影子沉重而深邃。
- 湘人:指住在湘江边的人。
- 黄金节:指中秋节,象征着丰收。
- 仙舟:传说中的神仙船。
- 姮娥:嫦娥,月宫的女神。
- 明夜虽圆:指明天的月亮虽然圆满。
- 空照人离别:明亮的月光照耀着人们的离别,寓意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管鉴,字子贞,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思,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中秋前夕,饯别好友潘德鄜,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惆怅和对中秋佳节的思念。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但在此时却因离别而感到特别悲伤。
诗歌鉴赏:
《醉落魄 其四》是管鉴在中秋前夕写给好友的诗,诗中流露出对中秋明月的期待,却又因友人的离去而感到惆怅。诗的开头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碧云和凉风相辅相成,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然而,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对离别的感伤。
“山影沈沈,相对两奇绝”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山影的沉重似乎映射了心中对离别的无奈与惋惜。接下来的“湘人怅望黄金节”,则把情绪推向高潮,金色的节日本该是团圆的时刻,但在此却变成了独自的惆怅。
“凭谁为与姮娥说”,诗人借嫦娥之口,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期望有人可以理解自己的愁苦。最后一句“明夜虽圆,空照人离别”,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尽管明月如盘,但月圆之时却照不进人心的孤独,展现了深刻的离愁与无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碧云暮合:描绘了黄昏时分蓝天与白云相交的景象,暗示着一天的结束。
- 不教预赏中秋月:表达了诗人对中秋月的期待,但又因离别而感到无奈。
- 凉生楚观风初歇:凉风在楚地初停,描绘了凉爽的秋意。
- 山影沈沈,相对两奇绝:山影的沉重与人心的惆怅形成对照。
- 湘人怅望黄金节:湘江边的人在这个丰收的节日感到失落。
- 只愁酒散仙舟发:对友人即将离去的忧虑与惋惜。
- 凭谁为与姮娥说:借嫦娥之名,表达自己的孤独与无奈。
- 明夜虽圆,空照人离别:即使明月圆满,依然无法填补离别的空虚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团圆的象征,暗喻离别的伤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使其与人的感受相互映衬。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以中秋明月为背景,表达了在节日团圆的时刻,因离别而生的孤独与惆怅,展现了人们对亲情、友情的珍惜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分析:
- 碧云:象征清净与宁静。
- 中秋月:代表团圆与思念。
- 凉风:传达秋的萧瑟与思绪的冷清。
- 山影:暗示心中的惆怅与沉重。
- 湘人:寄托对故乡的情感。
- 仙舟:象征离别与向往。
- 姮娥:代表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管鉴
- D. 陶渊明
-
“明夜虽圆”的含义是什么?
- A. 明天的月亮很亮
- B. 明天的月亮代表团圆
- C. 明天的月亮无法填补离别
- D. 明天的月亮会消失
-
诗中提到的“姮娥”是指什么?
- A. 一位仙女
- B. 一颗星星
- C. 一位诗人
- D. 一条河流
答案:
- C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同样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但更多的是豪放与激情。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以明月为主题,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团圆的渴望,但情感更为深厚与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典文学中的离别主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