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美以紫石砚见赠以诗迎之》

时间: 2025-01-19 19:16:33

霞骨坚来玉自愁,琢成飞燕古钗头。

澄沙脆弱闻应伏,

青铁沈埋见亦羞。

最称风亭批碧简,好将云窦渍寒流。

君能把赠闲吟客,遍写江南物象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袭美以紫石砚见赠以诗迎之
陆龟蒙 〔唐代〕

霞骨坚来玉自愁,
琢成飞燕古钗头。
澄沙脆弱闻应伏,
青铁沈埋见亦羞。
最称风亭批碧简,
好将云窦渍寒流。
君能把赠闲吟客,
遍写江南物象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用紫石砚赠送的场景。霞光下的石头坚硬,玉石却因思念而忧愁;经过雕琢,形成了飞燕形状的古钗头。清澈的沙子虽脆弱,却又让人感到隐伏的力量;青铁虽被埋藏,却也让人感到羞愧。最令人称道的是在风亭之下批写碧色的简册,恰如用云间的流动去浸润寒冷的水流。希望你能把这份赠礼送给我这个闲吟的客人,来表达对江南美好景物的赞美。

注释:

  • 霞骨:指霞光照射下的岩石,形容其坚硬。
  • 琢成:雕刻成形。
  • 飞燕:古代一种发饰形状,象征美丽与灵动。
  • 澄沙:清澈的沙子,象征柔弱的美。
  • 青铁:青色的铁,象征埋藏的珍贵事物。
  • 风亭:风景优美的亭子。
  • 批碧简:用青色的纸张写作。
  • 云窦:云彩和深邃的洞穴,象征隐秘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唐代诗人,以其精致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善于运用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龟蒙接到朋友赠送的紫石砚时,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不仅描绘了砚台的美丽,也传达了对江南景致的无限向往。

诗歌鉴赏:

《袭美以紫石砚见赠以诗迎之》是一首集自然美与人情暖于一体的诗作。诗中通过对砚台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工具之美的深刻理解,正如生活中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情感与文化。开篇以“霞骨坚来玉自愁”引入,展示了石砚的坚硬与玉石的柔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隐喻人情的复杂。接着,诗人巧妙地将无形的情感与具体的物品相结合,表现了对朋友的珍视和对江南美景的向往。

而“最称风亭批碧简”一句,尤其突出诗人对自然与文人雅趣的追求。这里的“风亭”与“碧简”相映成趣,生动地描绘出一种理想的创作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那个清新宜人的场景中,感受到诗人在创作时的惬意与舒适。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对友人礼物的回应,更是对生活美学的深刻反思,通过对物品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比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情感的张力与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霞骨坚来玉自愁:描绘出砚台的坚硬与美丽,同时引入“玉”的忧愁,暗示情感的深度。
  2. 琢成飞燕古钗头:通过工艺的精细,表现出古代女性饰品的美感。
  3. 澄沙脆弱闻应伏:用清澈的沙子比拟内心的柔弱,展现诗人的脆弱情感。
  4. 青铁沈埋见亦羞:青铁的埋藏象征着珍贵的东西不被重视,表达出一种羞愧之情。
  5. 最称风亭批碧简:在风亭下创作,表现出创作环境的优雅。
  6. 好将云窦渍寒流:将云彩与流动的水结合,展现了一种理想的创作状态。
  7. 君能把赠闲吟客:呼唤对方的友谊,表达赠礼的心意。
  8. 遍写江南物象酬:希望能通过诗歌来回馈这份友谊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霞骨”比喻石砚的坚硬,形象生动。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手法,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
  • 拟人:通过赋予物品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友情与自然美展开,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霞骨:象征坚韧与美的结合。
  • 飞燕:代表灵动与优雅。
  • 澄沙:象征柔弱与内心的细腻。
  • 青铁:隐喻未被发现的潜力与羞愧。
  • 风亭:象征理想的创作之地。
  • 碧简:象征诗意与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霞骨”指的是什么?
    • A. 云彩
    • B. 岩石
    • C. 水流
    • D. 竹子
  2.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来回报朋友的赠礼?
    • A. 书信
    • B. 诗歌
    • C. 绘画
    • D. 礼物
  3. 诗中“最称风亭批碧简”表达了什么?
    • A. 诗人的孤独
    • B. 诗人的创作环境
    • C. 诗人的烦恼
    • D. 诗人的旅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1.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自然景物与人情,但更具悲壮感。
  2. 李白《月下独酌》:表现孤独与豪情,风格更为洒脱。

通过这些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对于自然与人情的不同表达,丰富了我们对唐代诗歌的理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陆龟蒙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