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别令狐补阙》

时间: 2025-01-01 14:16:04

惜别夏仍半,回途秋已期。

那修直谏草,更赋赠行诗。

锦段知无报,青萍肯见疑。

人生有通塞,公等系安危。

警露鹤辞侣,吸风蝉抱枝。

弹冠如不问,又到扫门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酬别令狐补阙
作者:李商隐

惜别夏仍半,回途秋已期。
那修直谏草,更赋赠行诗。
锦段知无报,青萍肯见疑。
人生有通塞,公等系安危。
警露鹤辞侣,吸风蝉抱枝。
弹冠如不问,又到扫门时。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离别时节,夏天还未结束,而我已期盼着回来的秋天。那位修直谏的朋友,您又为我写下了赠行的诗篇。锦绣的诗句我知道不会有回报,青萍的事迹却让我心生疑虑。人生有通有塞,大家的安危都牵连在一起。警露时分,白鹤告别伴侣,蝉儿在风中依偎枝头。弹冠而来的人若是不问,扫门的时节又将来临。

注释

字词注释:

  • 惜别:珍惜离别的时刻。
  • 回途:返回的路程。
  • 直谏:直言劝谏,指对方忠诚直言。
  • 赠行诗:为送别而作的诗。
  • 锦段:美丽的诗句。
  • 青萍: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植物,象征平淡无奇的事物。
  • 通塞:指人生的顺利与阻碍。
  • 警露:指清晨的露水,象征清新与警觉。
  • 弹冠:古代官员整理帽子的动作,象征出门赴任或出发。

典故解析:

  • 青萍:形容不被重视的事物,可能与李商隐所处的政治环境有关,表达对自己处境的怀疑与不安。
  • 警露鹤:鹤是一种高洁的鸟,常用以象征高尚的情操,表达离别时的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晚唐诗人代表。他的诗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
《酬别令狐补阙》写于李商隐与朋友令狐补阙分别之际,反映了他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视。它是在唐代政治动荡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酬别令狐补阙》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送别诗。李商隐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开篇“惜别夏仍半,回途秋已期”便将离别的时刻与季节的变换巧妙结合,给人以时光流逝的感慨。此句不仅描绘了时节的变化,也暗含着对友人归来的期待。

接下来的“那修直谏草,更赋赠行诗”展现了朋友的真诚与关心,修直谏者的身份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与忠诚。诗中“锦段知无报,青萍肯见疑”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不安:美丽的诗句无以回报,平凡的事物却令人怀疑,折射出对个人价值及社会地位的思考。

再看“人生有通塞,公等系安危”,李商隐深入探讨了人生的境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密切关联,反映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安危与否常常难以预料。“警露鹤辞侣,吸风蝉抱枝”用自然景象隐喻人际离别的伤感,白鹤告别伴侣,蝉儿依偎枝头,情感愈发浓烈,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惆怅。

最后一句“弹冠如不问,又到扫门时”揭示了官场的冷漠与无情。诗人以弹冠为引,暗示即便是有志于仕途的人,也难以逃避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惜别夏仍半:离别之际,夏季尚未结束,表达对时光的珍惜。
  2. 回途秋已期:期盼秋天的到来,暗示对未来的期待。
  3. 那修直谏草:提到朋友的直言劝谏,表现其忠诚与真诚。
  4. 更赋赠行诗:表达朋友为其写送别诗的情谊。
  5. 锦段知无报:美丽的诗句却无法回报,展现内心的无奈。
  6. 青萍肯见疑:对平凡事物的怀疑,反映出诗人的不安。
  7. 人生有通塞:人生有顺利与阻碍,强调人生的变幻。
  8. 公等系安危:强调大家的安危彼此关联,人生的无常。
  9. 警露鹤辞侣:借助自然景象表达离别的感伤。
  10. 吸风蝉抱枝:蝉依偎在枝头,隐喻孤独与依恋。
  11. 弹冠如不问:若是官场冷漠,出门时的无奈。
  12. 又到扫门时:暗示现实的无情与生活的循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警露鹤辞侣”,用鹤与露水比喻离别的伤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 象征:季节变换象征人生的无常,情感的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传达了离别的伤感与对未来的期待,体现出深厚的人情味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青春与生命的蓬勃。
  • :象征成熟与思考,暗示离别与归来。
  • :象征高洁与孤独,反映出离别的情感。
  • :象征生命的短暂与无奈,表达孤独感。
  • 青萍:象征平凡事物,反映出诗人的怀疑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酬别令狐补阙》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杜甫
    b) 李白
    c) 李商隐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警露”主要描绘了什么?
    a) 白鹤
    b) 蝉
    c) 清晨的露水
    d) 夏天的阳光

  3. 诗中“人生有通塞”意指什么?
    a) 生活的丰富多彩
    b) 人生的顺利与阻碍
    c) 对未来的憧憬
    d) 历史的变迁

答案:

  1. c) 李商隐
  2. c) 清晨的露水
  3. b) 人生的顺利与阻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送友人》(李白)
  • 《夜泊牛津》(张继)

诗词对比:

  • 李商隐《酬别令狐补阙》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首诗都表达了离别的感伤,但李商隐更注重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而王勃则更多展现出对未来的期许与豪情。
  • 李商隐《酬别令狐补阙》与李白《送友人》:李白的作品更侧重于豪放与洒脱,李商隐的则充满了细腻与深邃的感伤,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明显的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代文学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