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致一韵》

时间: 2025-01-04 09:45:53

若木宁忘拂,羲和底易倾。

百年如此日,孤抱欲谁明。

野暮愁风色,湖寒断雁声。

可堪良友共,衰老慰吾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若木宁忘拂,羲和底易倾。
百年如此日,孤抱欲谁明。
野暮愁风色,湖寒断雁声。
可堪良友共,衰老慰吾情。

白话文翻译:

如果树木能忘记被风拂动的感受,羲和(太阳)又怎会轻易倾斜?
百年岁月如同今天,我孤独地怀抱着这份情感,想要向谁诉说明白?
田野上愁苦的风色,湖面上寒冷的雁鸣,已然断绝。
可惜有良友相伴,年老时的情谊能够慰藉我的心情。

注释:

  • 若木:如同树木,这里用作比喻。
  • 宁忘拂:宁可忘记被风拂动,意在表达一种不在乎的态度。
  • 羲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象征着时间的变化。
  • 百年如此日:指的是漫长的时间中,今日的孤独感。
  • 孤抱欲谁明:孤独地抱着这份感情,想要向谁说明。
  • 野暮:野外的暮色,指环境的孤寂与凄凉。
  • 可堪良友共:指有朋友相伴,能够共同面对衰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金俊明,明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以抒情诗为主,风格多样。
  •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诗人晚年,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孤独与友谊的主题,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几句通过树木和太阳的比喻,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无情。诗中“百年如此日”的感慨,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无情的叹息。随着岁月的推移,孤独感愈发显著,诗人表达了对能够倾诉的人的渴望,显示出内心的孤独和对理解的渴望。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友谊的寄托,良友的陪伴成为了诗人对抗孤独的力量。整首诗在意象上融合了自然与人情,展现了深厚的情感。通过对比孤独与友谊,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一种感伤而又温暖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若木宁忘拂:用树木的静默比喻人对外界的感受,意在表达一种无奈。
    2. 羲和底易倾:时间流逝的无常,羲和的倾斜暗示了岁月的变化。
    3. 百年如此日:转折,自我反思,时间的积累让孤独感加深。
    4. 孤抱欲谁明:孤独的内心挣扎,渴望理解的声音。
    5. 野暮愁风色:自然与心境的交融,外界环境的映射。
    6. 湖寒断雁声:孤独的景象,反映出内心的孤寂。
    7. 可堪良友共:转向希望,友人的陪伴是珍贵的慰藉。
    8. 衰老慰吾情:最终总结,友谊能够给人以温暖和安慰。
  • 修辞手法

    • 比喻:树木与孤独的比喻,形象而深刻。
    • 对仗:上下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和谐美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增强诗的感染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意象分析:

  • 树木:象征着坚韧与孤独。
  • 羲和:象征时间与变化。
  • 风色:象征内心的愁苦与不安。
  • 湖寒:象征孤独的环境。
  • 良友:象征温暖与慰藉。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羲和”指的是哪个神话角色?

      • A. 月亮神
      • B. 太阳神
      • C. 风神
      • D. 水神
    2. “百年如此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忧伤
      • C. 无所谓
      • D. 愤怒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爱情
      • B. 友谊
      • C. 孤独
      • D. 战争

答案:

  1. B. 太阳神
  2. B. 忧伤
  3. B. 友谊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诗词对比

    • 李白在《月下独酌》中同样表现了对孤独的反思,但与金俊明的作品不同,李白更多的是在寻找自我与酒的慰藉,而金俊明则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着微妙的差异,前者更显洒脱,后者则更显温情与沉思。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金俊明研究》
  • 《古典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