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雪夜幸赵普
宋朝受命政维新,
魏国称为社稷臣。
空使终年读论语,
如何不做托孤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赵普在雪夜中对国家政治的思考。赵普在宋朝受命于危难之际,致力于维新治理;他被称为国家的栋梁。然而,他在长年读《论语》之余,始终未能成为像孔子那样的托孤之人,深感遗憾。
注释
- 宋朝:指中国历史上宋朝时期。
- 魏国:指历史上魏国,后文意指国家或朝廷。
- 社稷:指国家或国家的根本,常用来形容国家的安危。
- 托孤人:指在世人去世后,负责照顾其后代的人,常含有重任和责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画家、诗人。他以才华横溢著称,诗风清新俊逸,画风亦别具一格。唐寅的诗多描绘人生哲理和社会现实,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感受到政治的动荡和国家的急需改革。赵普作为历史人物,其在宋朝的贡献是诗人所崇敬和向往的,故以其为主题,表达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运用了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的思考与感慨。开篇提到“宋朝受命政维新”,立即引起读者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赵普在国家危机时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接下来的“魏国称为社稷臣”则强调了赵普的重要性,体现出国家对他的期待与重托。
诗中提到的“空使终年读论语”,在悼念历史人物孔子时,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尽管赵普一生致力于读书和学习,但在实际政治中,他未能达到理想中的地位,成为“托孤人”,这句更是反映出诗人对历史遗憾的感叹和对理想的追求,既有对赵普的钦佩,也有对自己的自省。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命运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与责任感,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宋朝受命政维新:讲述赵普在宋朝获得重任,进行政治改革。
- 魏国称为社稷臣:强调赵普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 空使终年读论语:指出即使赵普一生在读书学习,但在实际政治中却未能实现理想。
- 如何不做托孤人:表达对赵普未能承担起重任的惋惜。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尾两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比喻:将赵普的角色比作“托孤人”,象征着国家的重任。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赵普的追忆,反映出对国家责任和个人理想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自我反思,强调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夜:象征孤独和思考的时刻。
- 论语:象征智慧和教育,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赵普在宋朝的角色是什么? a. 农民
b. 政治家
c. 商人
d. 学者 -
诗中提到的“托孤人”指的是谁? a. 孔子
b. 赵普
c. 朱元璋
d. 曾子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战争的赞美
b. 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c. 对爱情的描写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滕王阁序》:王勃的名篇,探讨人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结合自然意象与人生感悟。
诗词对比
- 《登高》(王之涣)与本诗均探讨历史的深远与个人的渺小,反映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寅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文学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