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山水图
作者: 唐寅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山回水抱独往,路深树密迷家。
有客隔林借问,惊禽蹴落藤花。
白话文翻译:
山峦回环,溪水环绕,我独自向前走去。
道路深邃,树木茂密,迷失了回家的方向。
有位客人隔着树林来问路,惊动了鸟儿,它们从藤花上飞起。
注释:
- 山回水抱:山峦环绕,水流环抱,形容自然环境的美丽。
- 独往:独自前行,表示孤独的旅程。
- 路深树密:路途深远,树木繁茂,描绘环境的幽深和复杂。
- 迷家:迷失了归家的方向。
- 隔林借问:在树林另一边询问,表示与他人之间的距离。
- 惊禽蹴落藤花:鸟儿被惊吓,飞起时蹬落了藤上的花朵。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明显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繁华喧嚣中寻求宁静的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画家、诗人、书法家,生于1470年,卒于1523年。唐寅以其才情和艺术成就闻名,但生平多有坎坷,尤其在仕途上,多次遭遇挫折。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山水图》创作于唐寅的隐逸时期,正值明代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文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追求个体的自由与精神的寄托。此时,唐寅以山水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逃避。
诗歌鉴赏:
《山水图》是一首描写山水自然风光的诗,展现了唐寅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敏感的情感体验。诗中“山回水抱”开头便设下了自然的画卷,描绘出山峦起伏,溪水蜿蜒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接着,作者以“独往”表露自身孤独的心境,仿佛在这幅美丽的画面中,只有他一个人在探索和追寻。
“路深树密迷家”一句,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表达了在自然中迷失方向的无奈和孤寂。此时,作者的心理状态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显得更为深刻。
最后两句通过“有客隔林借问”引入了他人的存在,打破了孤独的氛围,但随即又因“惊禽蹴落藤花”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外界侵扰的敏感。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回水抱独往:描述山水环绕的意境,突出诗人独行的状态。
- 路深树密迷家:强调道路的深远和树木的茂密,表现出迷失的情感。
- 有客隔林借问:引入他人,增加情节的互动性。
- 惊禽蹴落藤花:通过鸟儿的惊起,表现自然的灵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
修辞手法:
- 比喻:山水的环抱象征着自然的包容与美丽。
- 拟人:惊禽的描绘使自然具有了生命和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在自然中追寻自由与宁静的心理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象征着自然美与灵性。
- 独行:表现孤独与独立思考。
- 迷失:反映人生的迷惘与不确定。
- 惊禽:象征自然的脆弱与人类行为的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山回水抱”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山水环绕的美丽
B. 城市的繁华
C. 战争的惨烈
D. 人际的复杂 -
诗中“迷家”是指什么? A. 迷失方向
B. 找到回家的路
C. 回家途中
D. 休息的地方 -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自然的赞美与向往
C. 对爱情的叹息
D. 对家乡的思念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苏轼《赤壁赋》
诗词对比:
唐寅的《山水图》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唐寅的诗通过孤独的行旅表现内心的迷惘,而王维则通过山水的静谧展现宁静的心境。两者虽在意象和情感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文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