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观诸园接花果
作者: 杨冠卿 〔宋代〕
花木聊观化,芳菲触处同。
大都知岁晚,各自占春风。
巧着移根力,阴争造物功。
化钧均播埴,此理杳冥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花木的变化,芳香盛开之处都显得相同。人们都知道年末时节的到来,各自都在争取春天的气息。巧妙地移植根茎的力量,阴阳之间争夺着造物的功劳。化育的规律均匀地播撒在泥土之中,这一切的道理却深藏在深邃的黑暗中。
注释:
- 花木:指花草树木。
- 聊观:可以简单地看作“只是在这里观察”。
- 芳菲:形容花香和美丽的景象。
- 岁晚:年底的时节,象征着旧的一年即将结束。
- 占春风:争取春天的气息,暗指希望和新生。
- 巧着移根力:巧妙地移植根茎的力量,指植物的繁殖和生长。
- 阴争造物功:阴阳相争,造物的力量。
- 化钧:指变化的法则或规律。
- 均播埴:均匀地撒播在泥土之中。
- 杳冥:深邃而隐秘的状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涉及到自然界的生长变化,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冠卿,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为模糊,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时期,诗人可能通过观察园中花果的变化,反映出对生命循环与自然法则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为题材,通过对花木的观察,展现了生命的变化与循环。诗人通过“花木聊观化,芳菲触处同”开篇,引入了花木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而“岁晚”二字则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提醒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要意识到生命的短暂。
接下来的“巧着移根力,阴争造物功”,则引入了自然生长的奥秘与力量,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生生不息的敬畏和赞美。最后一句“化钧均播埴,此理杳冥中”,则深化了诗的哲理性,强调了自然法则的深邃和不可捉摸。这种对自然规律的感悟,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哲学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木聊观化: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花木变化的观察,体现出自然的生机。
- 芳菲触处同:强调了到处都可以感受到的美好,传达出一种和谐美的感受。
- 大都知岁晚:反映出人们对时间流逝的共识,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各自占春风:暗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希望,春风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 巧着移根力: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界生长力量的赞叹。
- 阴争造物功:强调自然界中的斗争与和谐,表现出宇宙的平衡。
- 化钧均播埴:揭示了自然法则的普遍性。
- 此理杳冥中:指出自然规律的深奥,令人敬畏。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音乐感。例如,“阴争造物功”中运用对仗,使得诗句更为和谐。
意象分析:
- 花木:象征生命和自然的美好。
- 春风:象征希望和新生。
- 移根:象征着力量与改变。
- 化钧:代表自然法则的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芳菲触处同”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A. 每个地方的花木都相同
B. 到处都充满了美丽的花香 -
“岁晚”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春天
B. 年底 -
诗中提到的“移根力”主要指什么?
A.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能力
B. 人的努力与奋斗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江南春》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战乱中的春天,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杨冠卿的《观诸园接花果》则更多地关注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哲理,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着不同的侧重。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