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城南隐居小集》

时间: 2025-01-06 11:27:42

白雨濯青山,孤云霭余姿。

溶溶荒江水,近岸生清漪。

扶舆出城府,眷此幽人期。

茅茨倚林麓,秀薄相参差。

欣兹暂解带,虚白明朝曦。

向来旅穷徼。

相逢辄顾知,觞酒相淋漓。

春风不日去,淹留我何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雨濯青山,孤云霭余姿。溶溶荒江水,近岸生清漪。扶舆出城府,眷此幽人期。茅茨倚林麓,秀薄相参差。欣兹暂解带,虚白明朝曦。向来旅穷徼。相逢辄顾知,觞酒相淋漓。春风不日去,淹留我何为。

白话文翻译:

细雨洗涤着青山,孤云在空中漂浮,显得格外优雅。荒凉的江水缓缓流淌,岸边生出清澈的涟漪。我扶着车子走出城府,期待与这幽静的人相聚。茅草屋依偎在林麓,形态错落有致。我高兴地解开了腰带,享受着明朝的晨曦。往日的旅途总是艰难,彼此相逢时总是会心照不宣,举杯畅饮,尽情欢愉。春风不再停留,我为何还要留恋这段时光?

注释:

  • :洗涤,指用水冲洗。
  • :云雾,雾气。
  • 溶溶:形容水面波光粼粼的样子。
  • 扶舆:扶着车子,指出行。
  • :依靠,靠近。
  • 茅茨:茅草屋,指简陋的居所。
  • 解带:解开腰带,象征放松或休息。
  • 觞酒:举杯饮酒,表示聚会或欢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冠卿,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常常在诗中融入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隐居生活的某个时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士人追求清静生活的情怀。

诗歌鉴赏:

《赴城南隐居小集》是一首描绘自然与隐居生活的诗,充满了宁静的美感和淡淡的忧伤。诗人以细雨、青山、孤云等意象,构建了一个清新脱俗的自然环境。透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喧嚣的厌倦。

诗的前两句“白雨濯青山,孤云霭余姿”中,细雨滋润着青山,孤云飘浮,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接着,诗人描绘了荒江的水流和岸边的涟漪,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的静谧之美。

在“扶舆出城府,眷此幽人期”中,诗人表达了他放下繁华、向往隐居的心情,茅草屋依靠山林,形成一种朴素而美好的生活景象。最后,诗人以解带与饮酒相结合,表现了对惬意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流逝时光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清新脱俗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充满了诗意和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雨濯青山:细雨洗涤青山,表现了自然的生机。
  • 孤云霭余姿:孤云在空中飘动,增添了优雅的气息。
  • 溶溶荒江水:江水缓缓流淌,流动的水面给人以柔和的感觉。
  • 近岸生清漪:岸边生出涟漪,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宁静。
  • 扶舆出城府:扶着车子走出城府,暗示离开繁华,向往隐居。
  • 眷此幽人期:希望与隐士相聚,体现对交友的期待。
  • 茅茨倚林麓:茅草屋依靠山脚,形成自然与人居的和谐。
  • 秀薄相参差:形态不一的屋子,展现出自然的多样性。
  • 欣兹暂解带: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乐趣。
  • 虚白明朝曦:晨曦的光辉,象征新的开始。
  • 向来旅穷徼:过去的旅途艰辛,感慨人生的起伏。
  • 相逢辄顾知:相遇时心照不宣,增添了人际间的默契。
  • 觞酒相淋漓:举杯畅饮,尽情享受当下的欢愉。
  • 春风不日去:春风即将离去,暗示时光流逝。
  • 淹留我何为:留恋生活的意义,流露出对时间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细雨与青山的结合,形象生动。
  • 拟人:孤云的“霭余姿”,赋予自然以灵性。
  • 对仗:如“白雨”与“清漪”,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喧嚣的逃避。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宁静而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雨:象征着纯洁与生命的滋养。
  • 青山:代表自然的永恒与坚韧。
  • 孤云:体现了孤独与自由。
  • 荒江水:象征着流逝的时间与生命的旅程。
  • 茅茨:代表简朴的生活与隐逸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青山
    B. 荒江水
    C. 高楼大厦
    D. 孤云

  2. 填空题:诗人通过“__”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觞酒相淋漓”反映了诗人对饮酒的厌恶。(对/错)

答案:

  1. C
  2. 扶舆出城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杨冠卿《赴城南隐居小集》王维《鹿柴》:两首皆描绘自然与隐居生活,王维的诗更强调乐天知命的哲理,而杨冠卿则更多表达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杨冠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