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上》

时间: 2025-01-06 08:31:50

萧关城堞望中分,鹿苑干戈道上闻。

野霁卷芦吹白日,霜清驱马下黄云。

征西尽撤三千戍,镇朔遥归十万军。

谁抱遗弓攀鹤表,赐冠空满鵔鸃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萧关城堞望中分,鹿苑干戈道上闻。
野霁卷芦吹白日,霜清驱马下黄云。
征西尽撤三千戍,镇朔遥归十万军。
谁抱遗弓攀鹤表,赐冠空满鵔鸃群。

白话文翻译:

在萧关的城墙上望去,前方与后方似乎分隔开来,鹿苑的战斗声在道上听见。
大野的晴天卷起芦苇,阳光洒在大地上,霜气清冷,赶着马儿奔向下方的黄云。
西征的三千守军已经撤回,遥远的镇朔十万大军也正在归来。
是谁抱着遗留下的弓箭,攀登在鹤的高处,空中的冠冕却满是鸃鸃鸟的群飞。

注释:

  • 萧关:古代边关名,表明边防的紧张。
  • 鹿苑:指鹿苑的战斗,可能是指战场的名称。
  • 野霁:指晴天后的大野,意指天气转晴。
  • 卷芦:卷起芦苇,暗示风的力量。
  • 霜清:清晨的霜气,描绘了寒冷的景象。
  • 征西:指西征的军队。
  • 十万军:指镇守朔方的军队。
  • 鹤表:比喻高远的地方。
  • 鵔鸃:一种鸟,象征着自由和飞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因笃,清代诗人,著作众多,以边塞诗闻名。他的诗作常常描绘边疆的壮丽景色与战争的悲壮,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民族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边疆战事频繁的时期。诗人以个人的视角,反映了战士的苦乐与边防的艰辛,表现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边塞诗风格,展现了边疆的壮丽风光与战斗场景。开头两句通过描绘萧关的城墙和鹿苑的战斗声,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辽阔的氛围。接着,诗人运用自然景象的变化,展现出一种从战斗到宁静的转变,反映出战争带来的苦痛与对和平的渴望。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战士遗留的弓箭和空中的冠冕的描绘,表现了对往昔战斗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盼。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上由紧张转向宁静,表现了诗人深切的历史感与民族意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萧关城堞望中分:萧关的城墙在视野中显得分外清晰,象征着边疆的险峻。
  2. 鹿苑干戈道上闻:在鹿苑的战斗声传来,暗示着战事的频繁与紧迫。
  3. 野霁卷芦吹白日:在晴天里,风卷起芦苇,阳光洒在大地上,描绘出宁静的自然景象。
  4. 霜清驱马下黄云:晨霜清冷,赶着马儿驶向黄云,形成鲜明的对比。
  5. 征西尽撤三千戍:西征的守军已经撤回,暗示着战争的结束。
  6. 镇朔遥归十万军:远处的十万军队正在归来,象征着对家乡的思念。
  7. 谁抱遗弓攀鹤表:怀念昔日的战斗者,寓意着对英雄的追忆。
  8. 赐冠空满鵔鸃群:空中的冠冕却被鸃鸃鸟占据,象征着荣耀的失落与遗忘。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的句子多采用对仗的手法,如“征西尽撤三千戍,镇朔遥归十万军”。
  • 比喻:将“鹤表”比作高远的地方,暗示追求与向往。
  • 意象:通过“霜清”、“黄云”等意象,营造出丰富的自然景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的反思,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表现了诗人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萧关:象征边防的险要与历史的沧桑。
  • 鹿苑:代表战斗的激烈与残酷。
  • 黄云:暗示不安与忧虑。
  • 遗弓:象征英雄的怀念与历史的遗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边上》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李因笃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萧关”象征什么? A. 和平 B. 边防 C. 战争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忧伤 C. 兴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高适的《别董大》
  •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词对比:

  • 李因笃《边上》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两首诗都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与历史的沉重,但李因笃更多关注战争的残酷与历史的反思,而王之涣则表现出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中国古代边塞诗研究》
  • 《李因笃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