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夕 邵谒 〔唐代〕 万里凭梦归,骨肉皆在眼。 觉来益惆怅,不信长安远。 人人但为农,我独常逢旱。 恶命如漏卮,滴滴添不满。 天末雁来时,一叫一肠断。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我跨越万里回到了家乡,亲人们仿佛就在眼前。 醒来后更加感到惆怅,不敢相信长安离我如此遥远。 每个人都在务农,只有我常常遭遇干旱。 命运不佳如同漏斗,无论怎么填补也填不满。 当大雁飞到天边时,它们的叫声让我心碎。
注释:
- 万里凭梦归:形容梦中回家的遥远距离。
- 骨肉皆在眼:指梦中看到的亲人仿佛就在眼前。
- 觉来益惆怅:醒来后更加感到忧愁和失落。
- 不信长安远:长安,唐代都城,这里指远离家乡的现实。
- 人人但为农:每个人都在从事农业劳动。
- 我独常逢旱:只有我常常遇到干旱的困境。
- 恶命如漏卮:命运不佳如同漏斗,无法填满。
- 滴滴添不满:形容命运的困境无法被填补。
- 天末雁来时:大雁飞到天边的时候。
- 一叫一肠断:大雁的叫声让人心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谒,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为主。这首《秋夕》反映了诗人在秋夜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命运不公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远离家乡,身处长安时所作,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命运不公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夕为背景,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命运不公的无奈。诗中“万里凭梦归”与“觉来益惆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渴望和对现实的失望。“恶命如漏卮”一句,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命运不公的深刻感受,而“天末雁来时,一叫一肠断”则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痛。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里凭梦归”:诗人通过梦境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梦中的归途虽远,但情感真挚。
- “骨肉皆在眼”:梦中看到的亲人仿佛就在眼前,增强了思念之情。
- “觉来益惆怅”:醒来后的失落感更加强烈,突出了现实的残酷。
- “不信长安远”:长安作为远离家乡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
- “人人但为农”:对比诗人自己的遭遇,突出了社会的不公。
- “我独常逢旱”:诗人自己的困境与他人的安逸形成对比,加深了命运不公的感受。
- “恶命如漏卮”:用漏斗比喻命运的不公,形象生动。
- “滴滴添不满”:漏斗无法填满,象征命运的困境无法被改变。
- “天末雁来时”:大雁的叫声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
- “一叫一肠断”:大雁的叫声触动了诗人的心弦,表达了深切的悲痛。
修辞手法:
- 比喻:“恶命如漏卮”用漏斗比喻命运的不公。
- 对比: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诗人自己的遭遇与他人的安逸对比。
- 寓情于景:通过大雁的叫声表达内心的悲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命运不公的无奈。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感受,诗人抒发了内心的悲痛和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梦境: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 大雁: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表达了内心的悲痛。
- 漏斗:比喻命运的不公,形象生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长安”指的是什么? A. 唐代都城 B. 诗人的家乡 C. 一个遥远的地方 D. 一个梦境 答案:A
-
“恶命如漏卮”中的“漏卮”比喻什么? A. 命运的不公 B. 无法填满的困境 C. 诗人的心情 D. 社会的不公 答案:A
-
诗中的“天末雁来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家乡的思念 B. 对命运的无奈 C. 内心的悲痛 D. 对现实的失望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命运的无奈。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邵谒的《秋夕》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但邵谒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邵谒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