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有■》
时间: 2025-01-04 08:09: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泽有臞儒,骨相无食肉。平生藜苋肠,愧负诗书腹。碧涧掇香芹,雕盘堆苜蓿。艰苦谋一饱,未免穷途哭。君今食万钱,肥甘非不足。味厌五侯鲭,嘉蔬列琼玉。云自楚中来,芳辛有馀馥。一笑下箸空,鲸饮荐醽醁。吟馀诗思清,如行湘水曲。湘君不复见,直欲跨黄鹄。
白话文翻译:
山泽之中有隐居的儒者,他的骨骼相貌显示他不是吃肉的人。他一生吃的是藜苋之类的粗粮,感到愧对那些饱读诗书的人。他在碧绿的溪涧中采摘香芹,精美的盘子里堆满了苜蓿。他辛苦地谋求一顿饱饭,却难免在穷困的路上哭泣。你现在吃的是价值万钱的美食,味道甜美且充足。你已经厌倦了五侯家的鲭鱼,现在享用的是排列如琼玉的美味蔬菜。这些美食是从楚地带来的,香气浓郁。你一笑之间,筷子下的食物就空了,豪饮如鲸,推荐美酒醽醁。吟诗之后,诗思清新,如同行走在湘水的曲折之处。湘君不再可见,你直欲跨上黄鹄飞翔。
注释:
- 臞儒:隐居的儒者。
- 藜苋肠:指吃粗粮的肠胃。
- 碧涧掇香芹:在碧绿的溪涧中采摘香芹。
- 雕盘堆苜蓿:精美的盘子里堆满了苜蓿。
- 五侯鲭:指五侯家的鲭鱼,比喻珍贵的美食。
- 琼玉:比喻美味的蔬菜。
- 醽醁:美酒名。
- 湘水曲:指湘江的曲折之处。
- 黄鹄:传说中的大鸟,比喻高远的志向。
诗词背景:
作者杨冠卿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儒者的清贫生活与他对比的富贵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清贫生活的认同和对富贵生活的批判。诗中通过对食物的描述,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以及作者对高洁志向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儒者与富贵生活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清贫生活的认同和对富贵生活的批判。诗中“山泽有臞儒,骨相无食肉”描绘了隐居儒者的清贫形象,而“君今食万钱,肥甘非不足”则展现了富贵生活的奢华。通过对食物的描述,作者不仅展现了两种生活状态的差异,也表达了对高洁志向的向往。诗的结尾“湘君不复见,直欲跨黄鹄”更是寄托了作者对高远志向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泽有臞儒,骨相无食肉”:描绘隐居儒者的清贫形象。
- “平生藜苋肠,愧负诗书腹”:表达隐居儒者对清贫生活的认同。
- “碧涧掇香芹,雕盘堆苜蓿”:描绘隐居儒者的生活细节。
- “艰苦谋一饱,未免穷途哭”:表达隐居儒者的艰辛。
- “君今食万钱,肥甘非不足”:展现富贵生活的奢华。
- “味厌五侯鲭,嘉蔬列琼玉”:表达对富贵生活的批判。
- “云自楚中来,芳辛有馀馥”:描绘美食的香气。
- “一笑下箸空,鲸饮荐醽醁”:展现豪饮的场景。
- “吟馀诗思清,如行湘水曲”:表达诗思的清新。
- “湘君不复见,直欲跨黄鹄”:寄托对高远志向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隐居儒者与富贵生活的对比,展现两种生活状态的差异。
- 比喻:用“琼玉”比喻美味的蔬菜,用“黄鹄”比喻高远的志向。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清贫生活的认同和对富贵生活的批判,寄托对高远志向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臞儒:隐居的儒者。
- 藜苋肠:粗粮的肠胃。
- 碧涧掇香芹:在碧绿的溪涧中采摘香芹。
- 雕盘堆苜蓿:精美的盘子里堆满了苜蓿。
- 五侯鲭:珍贵的美食。
- 琼玉:美味的蔬菜。
- 醽醁:美酒。
- 湘水曲:湘江的曲折之处。
- 黄鹄:高远的志向。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臞儒”指的是什么? A. 隐居的儒者 B. 富贵的儒者 C. 普通的儒者 D. 贫穷的儒者
- 诗中“五侯鲭”比喻什么? A. 粗粮 B. 珍贵的美食 C. 普通的蔬菜 D. 美酒
- 诗的结尾“湘君不复见,直欲跨黄鹄”表达了什么? A. 对清贫生活的认同 B. 对富贵生活的批判 C. 对高远志向的追求 D.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对清贫生活的认同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 李白《将进酒》:展现了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和对美酒的喜爱。
-
诗词对比:
- 杨冠卿的《楚有■》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表达了对清贫生活的认同,但杨冠卿的诗更多地展现了隐居儒者的生活细节,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冠卿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鉴赏。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杜甫和李白的多首诗作,可以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