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时间: 2025-01-01 11:29:33

娇莺恰恰啼,过水翻回去。

欲共诉芳心,故绕池边树。

人去绮窗闲,弦断秦筝柱。

百啭听新声,总是伤心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娇莺恰恰啼,过水翻回去。欲共诉芳心,故绕池边树。人去绮窗闲,弦断秦筝柱。百啭听新声,总是伤心处。

白话文翻译:

娇嫩的黄莺在枝头婉转歌唱,飞过水面后却又折返。它似乎想要与人分享心中的美好,因此绕着池边的树木飞翔。然而,当人离去,华丽的窗户变得空闲,秦筝的弦断了,柱子孤零零地立着。黄莺的歌声虽然依旧婉转动听,但每一声都触动着伤感的心弦。

注释:

  • 娇莺:指娇小可爱的黄莺鸟。
  • 恰恰啼:形容黄莺叫声婉转动听。
  • 过水翻回去:黄莺飞过水面后折返,形容其飞行姿态。
  • 诉芳心:比喻黄莺想要表达心中的美好情感。
  • 绮窗:装饰华丽的窗户。
  • 弦断秦筝柱:秦筝的弦断了,柱子孤立,比喻人去楼空,音乐中断。
  • 百啭:形容黄莺叫声多变,婉转动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冠卿,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细腻的情感。这首《生查子》通过黄莺的叫声和飞行姿态,以及人去楼空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孤独寂寞的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感受到某种失落或孤独时创作的,通过黄莺的形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黄莺为主角,通过其婉转的叫声和飞行姿态,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诗中“娇莺恰恰啼”一句,以“恰恰”形容黄莺的叫声,既形象又富有音乐感。而“过水翻回去”则描绘了黄莺飞行的轻盈和灵活。后两句“欲共诉芳心,故绕池边树”,则赋予了黄莺以人的情感,似乎它在寻找知音,想要与人分享心中的美好。然而,“人去绮窗闲,弦断秦筝柱”一句,突然转折,描绘了人去楼空的凄凉场景,秦筝的弦断了,柱子孤零零地立着,象征着音乐的中断和美好时光的流逝。最后两句“百啭听新声,总是伤心处”,则表达了诗人对黄莺叫声的感受,每一声都触动着伤感的心弦,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孤独寂寞的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娇莺恰恰啼:娇嫩的黄莺在枝头婉转歌唱,形容其叫声婉转动听。
  2. 过水翻回去:黄莺飞过水面后折返,形容其飞行姿态轻盈灵活。
  3. 欲共诉芳心:黄莺似乎想要与人分享心中的美好情感,赋予了黄莺以人的情感。
  4. 故绕池边树:因此绕着池边的树木飞翔,描绘了黄莺的飞行路径。
  5. 人去绮窗闲:当人离去,华丽的窗户变得空闲,描绘了人去楼空的场景。
  6. 弦断秦筝柱:秦筝的弦断了,柱子孤零零地立着,象征着音乐的中断和美好时光的流逝。
  7. 百啭听新声:黄莺的歌声依旧婉转动听,形容其叫声多变。
  8. 总是伤心处:每一声都触动着伤感的心弦,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孤独寂寞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黄莺赋予人的情感,如“欲共诉芳心”。
  • 比喻:用“弦断秦筝柱”比喻音乐的中断和美好时光的流逝。
  • 对仗:如“娇莺恰恰啼”与“百啭听新声”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黄莺的形象和叫声,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孤独寂寞的感受。诗中黄莺的叫声和飞行姿态,以及人去楼空的场景,共同构成了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孤独寂寞的感慨。

意象分析:

  • 娇莺:娇小可爱的黄莺鸟,象征着美好和生机。
  • 恰恰啼:黄莺的叫声婉转动听,象征着音乐和美好。
  • 过水翻回去:黄莺飞行的轻盈和灵活,象征着自由和活力。
  • 绮窗:装饰华丽的窗户,象征着美好和繁华。
  • 弦断秦筝柱:秦筝的弦断了,柱子孤立,象征着音乐的中断和美好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娇莺恰恰啼”一句,形容黄莺的叫声是怎样的? A. 尖锐刺耳 B. 婉转动听 C. 低沉有力 答案:B

  2. 诗中“弦断秦筝柱”一句,象征着什么? A. 音乐的开始 B. 音乐的中断 C. 音乐的结束 答案:B

  3. 诗中“百啭听新声”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黄莺叫声的什么感受? A. 喜悦 B. 伤感 C. 平静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绝句》:通过黄莺的叫声和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王维《鸟鸣涧》:通过鸟鸣和山涧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宁静的心境。

诗词对比:

  • 杨冠卿的《生查子》与杜甫的《绝句》都通过黄莺的形象来表达情感,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而杨冠卿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孤独寂寞的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冠卿的这首《生查子》,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全面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杨冠卿的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