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时间: 2025-01-01 13:49: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
杜宇伤春去,蝴蝶喜风清。一犁梅雨,前村布谷正催耕。天际银蟾映水,谷口锦云横野,柳外乱蝉鸣。人在斜阳里,几点晚鸦声。采杨梅,摘卢橘,饤朱樱。奉陪诸友,今宵烂饮过三更。同入醉中天地,松竹森森翠幄,酣睡绿苔茵。起舞弄明月,天籁奏箫笙。
白话文翻译
杜鹃鸟已飞去,春天的伤感也随之而去,蝴蝶在清风中翩翩起舞。一阵梅雨过后,前村的布谷鸟正在催促农民耕作。天边的银色月亮映照在水面上,谷口的锦云横跨在辽阔的田野上,柳树外传来蝉的鸣叫声。人在斜阳照耀下,偶尔传来几声晚归的乌鸦。采摘杨梅、摘取橘子、品尝樱桃,陪伴几位朋友,今夜将尽情饮酒到三更。大家都醉了,忘却了天地,松竹环绕如翠幔,沉沉地睡在绿苔上。起舞于明月之下,天籁之音伴随着箫笙。
注释
- 杜宇:即杜鹃鸟,古人认为其叫声悲伤,寓意春天的结束。
- 梅雨:指梅花时期的降雨,象征着春天即将结束。
- 布谷:布谷鸟,常用来催促农耕,象征着春天的农忙。
- 银蟾:形容月亮的颜色和形状,银色的蟾蜍,用以描绘皎洁的月光。
- 翠幄:指松竹构成的绿色帷帐,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的美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长庚,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追求一种和谐的美感。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写于春夏交替之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友人相聚的珍惜,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依恋。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通过描绘春夏之交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热爱。首句“杜宇伤春去”,以杜鹃鸟的离去象征春天的结束,引发一种淡淡的忧伤;而“蝴蝶喜风清”则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展现万物复苏的景象。
诗中描绘了农田的耕作景象和自然的变化,通过“前村布谷正催耕”的描写,展现出农忙的场面,蕴含着生活的希望与生存的艰辛。随着夜幕降临,诗人和朋友们聚在一起,饮酒作乐,展现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月色、蝉鸣、晚鸦等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图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对醉酒后放纵的描写,体现出一种对自由与快乐的追求,给人以放松和愉悦的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杜宇伤春去:杜鹃鸟的哀鸣意味着春天的离去,带有忧伤的情感。
- 蝴蝶喜风清:蝴蝶在清风中飞舞,象征生机与欢快。
- 一犁梅雨:梅雨过后,象征着春季的丰饶。
- 前村布谷正催耕:布谷鸟在催促村民耕种,反映出农忙的生活。
- 天际银蟾映水:月亮映照水面,营造出宁静的夜景。
- 谷口锦云横野:描绘了美丽的云彩与辽阔的田野。
- 柳外乱蝉鸣:柳树外传来的蝉鸣声,渲染出夏日的气氛。
- 人在斜阳里,几点晚鸦声:表现出人们在夕阳下的惬意与宁静。
- 采杨梅,摘卢橘,饤朱樱:描绘了丰收的场景,体现了自然的富饶。
- 奉陪诸友,今宵烂饮过三更:显示出与朋友们欢聚的愉快心情。
- 同入醉中天地:醉酒后忘却世事,表现出洒脱的态度。
- 松竹森森翠幄:自然的美景如同翠绿的帷帐,令人陶醉。
- 酣睡绿苔茵:在自然中沉沉入睡,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 起舞弄明月,天籁奏箫笙:在月光下起舞,伴随着自然的音乐,传达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际银蟾映水”,比喻月亮的美丽。
- 拟人:如“布谷正催耕”,赋予布谷鸟人性化的行为。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和意象上都有对仗的运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与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洒脱态度,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杜鹃:象征春天的离去与哀愁。
- 蝴蝶: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快乐。
- 梅雨:象征自然的富饶与丰收。
- 银蟾:象征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 松竹:象征大自然的坚韧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杜鹃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结束
B. 夏天的来临
C. 秋天的寂寥
D. 冬天的寒冷 -
“采杨梅,摘卢橘”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活动?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诗中“起舞弄明月”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快乐
C. 绝望
D. 愤怒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在描绘月下饮酒时的情景,但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更侧重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对亲友的思念,情感更加深沉。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