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
时间: 2025-01-08 00:57: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海燕初归朔雁回,
静眠深掩百花台。
春蔬已为高僧掇,
腊酝还因熟客开。
檐外暖丝兼絮堕,
槛前轻浪带鸥来。
谢公难避苍生意,
自古风流必上台。
白话文翻译
海燕刚刚归来,北雁也随之回飞,
静静地在百花台上沉睡,严密地遮掩。
春天的蔬菜已经被高僧采摘,
腊酒仍因熟悉的客人而开启。
檐外的暖风夹杂着柳絮飘落,
栏杆前的轻波带来了海鸥的身影。
谢公难以逃避百姓的情怀,
自古以来风流人物必然登上高台。
注释
- 海燕:指海燕鸟,象征春天的归来。
- 朔雁:北方来的大雁,象征冬季的结束。
- 百花台:指春天百花盛开之地,隐喻春的繁华。
- 高僧:指佛教高僧,常与清净、超脱相联系。
- 腊酝:指腊酒,腊酿即冬季酿造的酒。
- 谢公:指谢安,东晋政治家,因其高洁的风范而被人称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游,号山人,生卒年份不详,主要活动在唐代中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情为主,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日,描绘了诗人春日郊居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感慨。春天的到来使万物复苏,诗人在田园中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人情的温暖。
诗歌鉴赏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是一首描绘春日田园生活的优美诗篇。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人世间的思考。首联“海燕初归朔雁回”,以鸟的归来象征春天的到来,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诗人通过“静眠深掩百花台”展现了春日的安宁,仿佛一切都在这一刻静止,令人心生向往。
中间部分提到“春蔬已为高僧掇,腊酝还因熟客开”,不仅描绘了春日丰收的景象,还蕴含了对高僧的尊敬与对人情的眷恋。腊酒的开启则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温暖而富有人情味。
最后两句“谢公难避苍生意,自古风流必上台”则引发了更深层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意识和对人情世故的理解。谢公的风流并非只为个人的名利,而是与苍生的情感紧密相连,这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赞美,也是对人类共同情感的呼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海燕初归朔雁回:春天到来,海燕和北雁相继归来,象征自然的复苏。
- 静眠深掩百花台:春日的宁静,百花台上静静地沉睡,展现出一种安详的气氛。
- 春蔬已为高僧掇:春天的蔬菜已经被高僧采摘,暗示丰收的喜悦。
- 腊酝还因熟客开:腊酒因熟悉的客人而开启,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情感。
- 檐外暖丝兼絮堕:春风中夹杂着柳絮飘落,描绘出春天的柔和与美丽。
- 槛前轻浪带鸥来:栏杆前轻波荡漾,海鸥飞来,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 谢公难避苍生意:谢公难以逃避百姓的情感,表达了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 自古风流必上台:自古以来风流人物总是登上高台,强调了才华与责任的关系。
修辞手法
- 对仗:首联“海燕初归,朔雁回”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情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 拟人:描写春天的生机与温暖,使景物更具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日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感慨,反映了人生的哲学思考。诗中既有对世俗生活的关注,也有对高雅情趣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燕:象征春天的来临和生机。
- 朔雁:象征冬天的结束和自然的变化。
- 百花:春天的繁华,代表生命的活力。
- 高僧:象征清净与超脱,暗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 腊酒:代表人际关系的温暖与交流。
- 柳絮:春日的柔和与轻盈,象征生命的蓬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海燕”象征着什么? A. 冬天的来临
B. 春天的到来
C. 秋天的结束 -
诗中的“腊酝”指的是什么? A. 新酿的酒
B. 冬季酿造的酒
C. 过期的酒 -
“谢公”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个人的名利
B. 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C. 追求权势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孟浩然《春晓》
- 王维《鸟鸣涧》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了春天的自然美,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相比之下,吴融的作品更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体现出更深的社会思考。两者在风格上虽有所不同,但均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