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座主尚书登布善寺楼》
时间: 2025-01-06 11:44: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座主尚书登布善寺楼
作者:吴融〔唐代〕
往事何时不系肠,更堪凝睇白云乡。
楚王城垒空秋色,羊祜江山只暝光。
林下远分南去马,渡头偏认北归航。
谁知此日凭轩处,一笔工夫胜七襄。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往事是什么时候不让我牵挂呢?更何况如今凝视着那白云飘渺的乡村。楚王的城墙在空荡荡的秋色中显得格外苍凉,羊祜的江山在夜幕降临时也只剩下微弱的光亮。
林下远处的马向南而去,渡口的船只却认准了北方的航道。谁能想到今天我坐在这里凭窗而望,写下一笔字的功夫,竟胜过了七襄的风景。
注释
字词注释:
- 往事:过去的事情。
- 系肠:牵挂,缠绕心头。
- 凝睇:凝视,目光停留。
- 楚王:指楚国的国王,象征着往日的繁华。
- 城垒:城墙和防御工事。
- 羊祜: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 江山:指国家和山河。
- 暝光:昏暗的光线,夜晚的光景。
- 凭轩:靠在窗台上。
- 一笔工夫:写字的功夫。
典故解析:
- 楚王城垒:楚国的城墙与其辉煌的历史形成对比,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
- 羊祜江山:羊祜是历史人物,象征着才智与治国之能,提及其江山则显示出对历史人物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融,字景融,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主要以诗歌见长。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吴融登上布善寺楼时,因景生情,表达对往事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切怀念。首句“往事何时不系肠”,便将读者带入一种淡淡的忧伤之中,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对往事的怀念与牵挂。接下来的描写中,通过“楚王城垒”和“羊祜江山”,诗人不仅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也在对比中引发了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林下远分南去马,渡头偏认北归航”,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图景,同时也象征着人生的选择与方向。诗人在行旅与归宿之间的徘徊,反映出一种无奈与迷茫。
最后一句“一笔工夫胜七襄”,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心态,写字的瞬间竟能超越七襄之美,这不仅是对技巧的自信,也流露出一种内心的满足与充实。
整首诗在意境上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感悟,显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往事何时不系肠:往事总是让我心中挂念。
- 更堪凝睇白云乡:如今更加让我凝视那白云飘渺的故乡。
- 楚王城垒空秋色:楚王的城墙在空旷的秋色中显得愈发苍凉。
- 羊祜江山只暝光:羊祜所拥有的江山在夜色中只剩昏暗的光亮。
- 林下远分南去马:林间远处南去的马儿在奔跑。
- 渡头偏认北归航:渡口的船只却朝着北方的航道而去。
- 谁知此日凭轩处:谁能想到今天我凭窗而坐。
- 一笔工夫胜七襄:写下一笔字的功夫竟胜过了七襄的风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往事比作牵挂。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秋色、白云、林马等自然意象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中通过对历史、自然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思考,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象征着理想与故乡。
- 秋色:代表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苍凉。
- 南去马:象征着离去与追寻。
- 北归航:象征着归宿与方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往事何时不系肠”中“系肠”的意思是: A. 牵挂
B. 系绑
C. 连接 -
诗中提到的“楚王”指的是什么? A. 楚国的王
B. 一位将军
C. 一个历史事件 -
“一笔工夫胜七襄”中的“七襄”是指: A. 七个山脉
B. 七个地方
C. 七个知名的风景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吴融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庐山谣》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吴融着重于历史的回忆与思考,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两者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