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

时间: 2024-10-06 23:43:03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郑谷的《竹》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竹子在不同天气下的美丽景象。竹子适应烟雾、雨水和风,轻轻拂动水面,掩映出村庄和松树。竹子从远处的寺庙移来,洗净了灰尘,映衬出前方的峰峦。春天的阶梯上,青苔侵蚀着,春芽破土而出;小径的草丛在夏天显得格外浓密。杏花虽然繁多,却让人感到无奈,几枝穿插在翠绿中,显得格外协调。


注释:

  • 宜烟宜雨:适合烟雾和雨水的天气。
  • 拂水藏村:竹子轻轻摇曳,水面反射出村庄的影像。
  • 移得萧骚:将远处的萧条和忧愁带来。
  • 侵阶藓:青苔侵蚀着阶梯。
  • 无赖杏花:杏花多得让人感到无奈。
  • 穿翠:穿插于绿色之中。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郑谷(约公元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少游,号阮亭,籍贯不详。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擅长山水田园诗。
  •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郑谷在田园生活时,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反映了他朴素的生活态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竹》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营造了宁静、清新、优雅的意境。诗人通过对竹子的描写,展现了竹子在不同天气和季节中的独特魅力。竹子不仅象征着坚韧和正直,还承载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全诗语言清新,意象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竹子在风、雨、烟的陪衬下,愈发显得生机勃勃。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切热爱,透过竹子的描绘,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情与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宜烟宜雨又宜风”展示竹子在自然环境中的适应性,体现了竹子的韧性和生命力。
    • 第二联“移得萧骚从远寺”表达了竹子与寺庙的联系,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清新的氛围。
    • 第三联通过“侵阶藓拆春芽迸”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表现了自然的轮回与生命的顽强。
    • 第四联以“无赖杏花多意绪”结尾,暗示了对生活中多余情感的无奈,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自然景物更具生命力和情感。比如“拂水藏村”使竹子似乎有了生命,能够轻柔地与水面互动。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竹子为主题,通过描写竹子的生长与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坚韧、正直,表现出一种高洁的品格。
  • :代表着流动与生命,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杏花:富有情感的象征,暗示着生活中的繁华与无奈。

互动学习: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竹子适合于哪些天气?

    • A. 烟雾
    • B. 雨水
    • C. 风
    • D. 以上皆是
  2. 填空题:全诗通过描写竹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_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无赖杏花”是对生活情感的积极态度。(对/错)

参考答案

  1. D
  2. 热爱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可以参考王维的《竹里馆》,同样表现了对竹子的描写与热爱。
  • 诗词对比:对比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中的自然景色描写,展现了不同诗人的风格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郑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