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
作者: 郑谷 〔唐代〕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温暖的烟雾中,鹧鸪翅膀齐飞,品味流传的美味,应该是近山的野鸡。
雨夜昏暗时,青草旁的湖水流淌而过,花瓣落下,黄陵庙中传来啼鸣。
游子在此时听见征袍被雨淋湿的声音,佳人才唱出低眉的翠眉。
在湘江宽阔的水面上,相互呼应,苦竹丛深处,夕阳正向西斜。
注释:
字词注释:
- 暖戏:温暖的天气中嬉戏。
- 烟芜:烟雾弥漫的草地。
- 锦翼:美丽的翅膀。
- 品流应得:品味流传的美味,应该是。
- 黄陵庙:黄陵是黄帝的庙宇,象征着古老的文化和历史。
- 征袖湿:征袍被雨淋湿。
- 翠眉:形容女子的眉毛青翠秀丽。
- 湘江:指湘江,流域宽广的江河。
典故解析:
- 黄陵庙:黄帝的庙宇,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祖先,暗含对历史的追思与敬仰。
- 湘江:湘江流经湘南地区,诗中提到的景象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谷(郑文韬),字子真,号少山,唐代诗人,出生于今江苏省。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情感,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正值社会繁荣、文化交流频繁之时。郑谷在此诗中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游子和佳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歌鉴赏:
《鹧鸪》是郑谷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构筑出一个温暖而又富有情感的画面。诗的开头通过“暖戏烟芜锦翼齐”展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鹧鸪在烟雾弥漫的草地上嬉戏,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诗人以“雨昏青草湖边过”描绘出一幅雨夜的景象,湖水与青草构成的宁静情境,仿佛在诉说着游子心中的思念。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两句,展现了游子在远方听到故乡的声音,心中涌起思念之情。游子与佳人的情感在这片美丽的自然景色中交织,令人倍感惆怅。最后两句“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则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描绘了湘江的宽广与悠远,也暗示着人生的旅途和归属感。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描绘出一种温暖且略带惆怅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游子和佳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表现了自然的美丽与人心的柔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暖戏烟芜锦翼齐:温暖的天气中,鹧鸪嬉戏,翅膀齐飞,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图景。
- 品流应得近山鸡:美味应是来自近山的野鸡,含有对自然美味的赞美。
- 雨昏青草湖边过:在雨夜的昏暗中,青草旁的湖水缓缓流过,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花落黄陵庙里啼:花瓣落下,黄陵庙中传来啼鸣,带有一种惆怅与历史的厚重感。
- 游子乍闻征袖湿:游子在远方,突然听到征袍被雨淋湿,暗示思乡之情的瞬间涌现。
- 佳人才唱翠眉低:佳人轻声唱歌,眉目含情,展示出深情的画面。
- 相呼相应湘江阔:在宽阔的湘江上,相互呼应,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苦竹丛深日向西:夕阳西下,竹丛深处,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方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锦翼”比喻美丽的鹧鸪,增强形象感。
- 对仗:如“游子乍闻”和“佳人才唱”,形成对称结构,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花落黄陵庙里啼”,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加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人物情感,表现了游子对家乡和佳人的思念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渗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鹧鸪:象征自由与美好,代表自然的生机。
- 雨:象征思念与忧愁,常常与离别相联系。
- 湘江:表现宽广与深邃,象征人生的旅途。
- 佳人及翠眉:象征美丽与温柔,代表人间真情。
- 黄陵庙:象征历史与文化,带有追溯与怀旧的情感。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鹧鸪的自由与美好,雨的忧愁与思念,湘江的宽广与深邃,以及佳人的温柔,构成了一个富有情感和文化内涵的完整意象体系,表达了对生活、自然和人情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暖戏烟芜锦翼齐”中的“暖”指什么?
A. 温暖的天气
B. 温暖的心情
C. 温暖的阳光 -
“游子乍闻征袖湿”中的“乍闻”是什么意思?
A. 突然听到
B. 轻声说
C. 远远望见 -
诗中提到的“黄陵庙”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观
B. 历史文化
C. 美好爱情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郑谷的《鹧鸪》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有对自然的描写和对故乡的思念,但郑谷更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李白则体现出对历史的感怀与抒情。
- 郑谷的细腻与李白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视角。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郑谷诗集》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魅力与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