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又二绝
文天祥 〔宋代〕
病中忽误通真理,
静处专寻入定工。
雨汗淋头都不管,
须臾和气自冲融。
白话文翻译:
在生病时,我意外地领悟了真理,
在宁静的环境中专心追求入定的技艺。
即使大雨和汗水淋湿了我的头发,我也毫不在意,
片刻之间,内心的和气便自然而然地融汇在一起。
注释:
- 病中:生病的时候,指作者在病中感悟。
- 通真理:领悟到真理,指一种深刻的理解或顿悟。
- 静处:宁静的地方,表明心境的平和。
- 入定工:指修行的工夫,强调专注与宁静。
- 雨汗淋头:指外界环境的困扰,雨水与汗水的混合。
- 须臾:片刻,瞬间。
- 和气:指内心的和谐与安宁。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反映了道教和禅宗的思想,强调在逆境中内心的宁静与顿悟。文天祥在南宋时期经历了国家动荡,个人经历也充满艰辛,因此他的诗作常常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字天祥,号山谷,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以其坚定的民族气节和文学成就闻名。文天祥在南宋时期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悲剧,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文天祥身陷逆境之时,身体虚弱而心志坚定,表达了他在病痛中对生活的深刻领悟和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又二绝》体现了文天祥在逆境中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的前两句揭示了作者在病中偶然领悟到的真理,这种顿悟是他在经历国破家亡后所积累的智慧。在宁静的环境中,文天祥专注于内心的修炼,追求一种更高的境界。后两句则表现了他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仍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和谐与安宁,这种宁静与坚定的内心力量让他能够超越身体的痛苦与外界的困扰。
整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病痛与顿悟、外界的纷扰与内心的平和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文天祥的哲学思考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诗中“须臾和气自冲融”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内心和谐的追求,反映出一种超脱于世俗困扰的精神力量。这首诗不仅是对生命哲理的探讨,也是对文人气节的坚守与追求,显示出文天祥的高尚品格和深邃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病中忽误通真理:在生病时,意外地领悟到了一种深刻的道理,表现出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思考。
- 静处专寻入定工:在宁静的地方,专心致志地追求心灵的修炼与定力,强调内心的专注。
- 雨汗淋头都不管:即使外界的困扰(如大雨和汗水)也无法打扰他的内心平静,展现了他对外界的超然态度。
- 须臾和气自冲融:片刻之间,内心的和谐与安宁自然地融汇在一起,体现了内心的宁静所带来的力量。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强调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之间的对立。同时,通过“雨汗淋头”的描写,增强了诗的生动性和感受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逆境中获得内心平和与智慧的主题,传达了文天祥对生命与真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生态度的积极追求。
意象分析:
- 病痛:象征着人生的苦难与挑战。
- 宁静:代表内心的和谐与安宁,是修行的境界。
- 雨汗:代表外界的困扰,象征着生活的不易。
- 和气:象征内心的和谐与平衡,体现了作者对内心修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文天祥的《又二绝》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国家兴亡
B. 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C. 自然景色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须臾”是什么意思? A. 片刻
B. 很久
C. 永远
答案:A -
诗中“雨汗淋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生活磨难的无所谓
C. 对痛苦的恐惧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 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与思考。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反映了宁静与和谐的境界。
诗词对比:
- 《登高》(王之涣)与《又二绝》都体现了作者在逆境中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登高》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感悟,而《又二绝》则强调内心的修养和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文天祥诗文集》
- 相关研究论文与文学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