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和孟逸人林下道情
作者: 贾岛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四气相陶铸,中庸道岂销。
夏云生此日,春色尽今朝。
陋巷贫无闷,毗耶疾未调。
已栽天末柏,合抱岂非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四季的气候在这里交融,恰如中庸的道理不会消失。
夏天的云彩在这一天显现,春天的颜色却在今天消逝。
虽然生活在贫穷的巷子里,但心中没有烦恼,
只是山间的风声未曾调和。
我已在天边种下了柏树,合抱的距离又岂会遥远。
注释:
- 四气相陶铸:指四季气候交融,相互影响。
- 中庸道岂销:中庸的道理不会消失。
- 夏云生此日:夏天的云彩在今天显现。
- 春色尽今朝:春天的景色在今天消逝。
- 陋巷贫无闷:生活在简陋的巷子里,但心中没有忧闷。
- 毗耶疾未调:指山间风声尚未和谐。
- 已栽天末柏:已经在远处种下了柏树。
- 合抱岂非遥:合抱的树木又岂会遥远。
典故解析:
- 中庸:源自《中庸》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强调中正平和的处世之道。
- 陋巷:指简陋的居住环境,常用来形容贫穷而不失志向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岛,字阮籍,号惭愧,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隐逸生活,具有浓厚的道家和佛教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贾岛隐居于山林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他在简陋环境中保持内心宁静的境界。
诗歌鉴赏:
贾岛的《和孟逸人林下道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内心宁静的深刻思考。开篇的“四气相陶铸”,既是对四季变化的观察,也隐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中通过具体的自然意象,如“夏云”、“春色”,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而“陋巷贫无闷”则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快乐,体现了道家提倡的顺应自然、心境平和的生活态度。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通过种植柏树,象征着他对未来的希望与坚持。诗的最后一句“合抱岂非遥”,则寓意着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努力,未来的美好便不再遥远。
整首诗浸透了贾岛对生活的哲学思考,结合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展现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内涵,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四气相陶铸:四季的气候相互交融,象征着自然的变化。
- 中庸道岂销:中庸的道理不会消失,强调了内心的平和。
- 夏云生此日:盛夏的云彩在这一天显现,反映了时间的流逝。
- 春色尽今朝:春天的景色在此时消逝,表现出生命的短暂。
- 陋巷贫无闷:尽管生活在贫穷的环境中,内心却没有烦恼。
- 毗耶疾未调:自然的声音尚未和谐,暗示内心的某种不安。
- 已栽天末柏:已在远方种下了柏树,象征着对未来的希望。
- 合抱岂非遥:合抱的柏树并不遥远,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联系起来,创造深刻意象。
- 对仗:诗句的结构整齐,使得表达更为优美。
- 象征:柏树象征着希望与坚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的结合,表达了在困境中保持内心宁静、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四气:象征四季,体现自然的变化。
- 春色: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陋巷:代表贫穷的环境,但也传达出不屈的精神。
- 柏树:象征坚韧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四气相陶铸”中“四气”指的是: A. 四个季节
B. 四种气候
C. 四种情绪
D. 四种元素 -
诗中提到的“陋巷”指的是: A. 豪华的住宅
B. 贫穷的居住环境
C. 美丽的风景
D. 繁华的城市 -
“合抱岂非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失望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自然的向往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竹里馆》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贾岛的《和孟逸人林下道情》与王维的《竹里馆》都表现了隐士的生活与对自然的热爱,但贾岛更注重内心的哲理思考,而王维则更倾向于描绘自然的美丽与和谐。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贾岛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