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南巴留别苏台知己》

时间: 2025-01-01 16:14:01

人过梅岭上,岁岁北风寒。

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

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

已料生涯事,只应持钓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赴南巴留别苏台知己
——贾岛 〔唐代〕
人过梅岭上,岁岁北风寒。
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
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
已料生涯事,只应持钓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梅岭之上,感受到北风的寒冷,随着落日乘舟而去,远眺青山万里。在湘水静谧的环境中,猿声回荡,草色映衬着宽阔的洞庭湖。作者已经对人生的事务有了预见,心中只想持竿钓鱼,追求一种闲适的生活。

注释:

字词注释

  • 梅岭:指梅树生长的山岭,象征寒冷和孤独。
  • 落日: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
  • 孤舟:孤独的船,表明作者的独行和孤独感。
  • 青山万里:远处的青山,象征希望和未来。
  • 猿声:猿猴的叫声,传达出一种孤寂的情感。
  • 湘水:指湘江,流淌的水流象征着生命的流动。
  • 草色:草的颜色,体现自然的生机。
  • 洞庭:洞庭湖,象征广阔和宁静。

典故解析

  • 梅岭:常用作归隐或离别的象征,代表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 钓竿:在古代文人中,钓鱼常被视为隐逸生活的象征,表达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岛(约779年-843年),唐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仗工整著称。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贾岛离开南巴之际,表达了他对好友苏台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思考。诗中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赴南巴留别苏台知己》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美丽而孤独的山水画。开篇即以“人过梅岭上”点明地点,传达出一种寒冷的气候和即将离别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落日的孤舟象征着作者的孤独和即将踏上的旅程。远眺青山,既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又夹杂着对离别的惆怅。

“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宁静和广袤,仿佛在告诉读者,尽管旅途孤单,身处喧嚣,内心仍可寻得一片宁静。最后一句“已料生涯事,只应持钓竿”,更是点明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面对纷扰,他选择以钓竿代替世俗的纷争,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对淡泊名利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洒脱与对知己的珍重,情感深邃而真挚,生动地传达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过梅岭上”:人走过梅岭,指行旅中的孤独与寒冷。
  • “岁岁北风寒”:每年都感受到北风的冷酷,暗示时光流逝和生活的艰辛。
  • “落日孤舟去”:夕阳下的孤舟启航,象征着离别和孤独。
  • “青山万里看”:远方的青山,寄托着对未来的向往和希望。
  • “猿声湘水静”:猿声在安静的湘水上回荡,传达出一种孤寂感。
  • “草色洞庭宽”:草色映衬着洞庭湖的广阔,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 “已料生涯事”:已经预见到生活的种种,表现出对未来的思考。
  • “只应持钓竿”:选择以钓竿隐居,象征对世俗的超脱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钓鱼,象征隐逸生活。
  • 对仗:如“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青山万里看”夸大景色的壮丽,传达诗人的豪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己的深情厚谊。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选择,传达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岭:象征孤独和寒冷,暗示人世间的离别与愁苦。
  • 孤舟:象征独行与孤独,表现诗人的心境。
  • 青山:代表希望和未来,寄托了诗人的理想。
  • 猿声:传达孤寂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氛围。
  • 洞庭:广阔的湖面象征着自然的广博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梅岭”象征什么? A. 友情
    B. 孤独与寒冷
    C. 自由
    答案:B

  2. “落日孤舟去”中的“孤舟”指代? A. 友人
    B. 诗人自己
    C. 过去的时光
    答案:B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渭川田家》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1. 贾岛 vs. 王维
    两位诗人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王维的作品更偏向于山水的和谐美,贾岛则更注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2. 贾岛 vs. 孟浩然
    孟浩然的诗常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贾岛则在离别的情感上更为深刻,两者在表达情感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