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竹谷上人院
贾岛 〔唐代〕
禅庭高鸟道,回望极川原。
樵径连峰顶,石泉通竹根。
木深犹积雪,山浅未闻猿。
欲别尘中苦,愿师贻一言。
白话文翻译:
在高高的禅院庭院中,鸟儿在飞翔的道路上,回头望去,只见遥远的川原。
柴火小径延伸至山峰的顶端,石泉流淌着通向竹根的清流。
树林深处仍然积着白雪,山脚下却听不到猿猴的啼叫。
我想要离开世俗的苦恼,恳请师父赐予我一句教诲。
注释:
- 禅庭:指禅宗的庭院,象征清幽和宁静。
- 高鸟道:高飞的鸟儿在空中飞翔的道路,寓意清高自在。
- 樵径:砍柴的小路,表示与自然亲密的生活。
- 石泉:石头间流出的泉水,象征着清澈和纯净。
- 积雪:象征着寒冷的环境和静谧的氛围。
- 猿:猿猴,常用来象征孤独和野性。
- 尘中苦:世俗中的痛苦和烦恼。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体现了道教和禅宗的思想。禅宗强调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中反映了作者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超脱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贾岛(约779-843),字阮籍,号梦窗,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风格独特、意象清新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对尘世烦恼的厌倦和对禅宗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题竹谷上人院》是一首极具禅意的诗作,贾岛通过优美的自然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幽的竹谷环境。诗的开头以“禅庭高鸟道”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宁静、脱俗的氛围。接下来的“回望极川原”,则通过远景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身心的放松。
“樵径连峰顶,石泉通竹根”,这两句有着极强的画面感,描绘了柴径通向高峰,泉水流向竹根的自然景象,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后的“木深犹积雪,山浅未闻猿”进一步描绘出环境的清幽,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远离喧嚣。
最后两句“欲别尘中苦,愿师贻一言”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脱尘世痛苦、寻求内心解脱的强烈愿望。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鲜明,表现出诗人对禅宗思想的认同和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禅庭高鸟道”:在高高的禅院中,鸟儿在飞翔,象征着自由与宁静。
- “回望极川原”:回头望去,看到远方的川原,表达诗人对自然的思考。
- “樵径连峰顶”:小径延伸至山顶,展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石泉通竹根”:泉水流向竹根,象征生命的源泉。
- “木深犹积雪”:树林深处还积着雪,象征着静谧与清冷。
- “山浅未闻猿”:山脚下静谧,听不到猿猴的叫声,强化了宁静的氛围。
- “欲别尘中苦”:表达想要离开世俗痛苦的愿望。
- “愿师贻一言”:请求师父赐予教诲,表达对智慧的渴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比喻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 对仗:如“樵径连峰顶,石泉通竹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雪、猿等意象象征着孤独与清净。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追求,表现出诗人希望超脱尘世烦恼,对内心宁静的渴望。通过描绘宁静的禅院环境,展现出对禅宗智慧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竹谷:象征隐逸和清净的生活空间。
- 鸟:象征自由和灵动。
- 樵径:代表与自然亲密的关系,隐喻修行的道路。
- 石泉:象征生命的清流和智慧的源泉。
- 积雪:象征寒冷和静谧,暗示内心的清净。
- 猿:象征孤独与自然的原始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禅庭高鸟道”中的“鸟”象征什么? A. 自由
B. 悲伤
C. 忧愁
D. 喧闹 -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愿望? A. 渴望财富
B. 渴望智慧
C. 渴望名声
D. 渴望权力 -
诗中提到的“樵径”指的是?
A. 一条河流
B. 一条小路
C. 一片森林
D. 一座山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 - 贾岛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对比,二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和隐逸的生活,但贾岛的诗更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贾岛与他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