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夕
承学虽云浅,初心敢自轻。
飘零为禄仕,蹭蹬得诗名。
抚事悲长剑,怀人感短檠。
不堪秋雨夕,鼓角下高城。
白话文翻译:
尽管我所学的知识很浅薄,但我的初心却不敢轻视。
我在世俗中飘零谋取功名,却意外得到了诗名。
回顾往事,感叹自己手中长剑的悲凉,
思念亲人,感受到短檠灯下的孤独。
在这秋雨绵绵的傍晚,我无法忍受,
鼓角声在高城之下回响。
注释:
字词注释
- 承学:接受的学问,这里指诗人在学习上的谦逊。
- 初心:最初的心愿或理想。
- 飘零:形容人或物的漂泊不定,这里指诗人在世俗中的无奈。
- 禄仕:指谋求官职和俸禄。
- 蹭蹬:形容在某种环境中艰难地生存,通常带有一种不满的情绪。
- 抚事:回顾往事。
- 长剑:象征着英雄气概或追求理想的工具。
- 短檠:指短小的灯具,象征着孤独和寂寞。
- 鼓角:战鼓和号角,象征着战争和动乱。
- 高城:城墙高耸,象征着安全和防御。
典故解析
“抚事悲长剑”可解为对自己理想的无奈和对过去的回忆,传达出一种无力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词人。他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作品涉及广泛,尤其以爱国主义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而闻名。陆游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亡与个人的屈辱,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社会和历史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秋夕》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个人理想的失落、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前景的忧虑。
诗歌鉴赏:
《秋夕》是一首充满感伤的诗作,诗人在寂静的秋夜中,思考自己的学识与追求,表现出一种深沉的自省和对人生的感慨。首句“承学虽云浅,初心敢自轻”开篇便揭示了诗人的谦逊态度,也为后文的思绪铺垫了基础。诗人虽然在世俗中追求名利,最终却感到内心的空虚和无奈。“飘零为禄仕,蹭蹬得诗名”揭示了他在官场中的不如意,反映了对功名的怀疑与不满。接下来几句中,诗人以“长剑”与“短檠”的对比,展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孤独之间的矛盾。最后一句“不堪秋雨夕,鼓角下高城”,更是将个人的悲凉与国家的动荡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陆游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国家的忧虑,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个人情感的交织,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承学虽云浅:表达自己学识的不足。
- 初心敢自轻:即便如此,仍不敢轻视自己的理想和初衷。
- 飘零为禄仕:在社会中漂泊求职,反映出对功名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 蹭蹬得诗名:努力追求却只得到一点名声,表现出对名利的嘲讽。
- 抚事悲长剑:回首往事,感到自己追求理想的无奈与悲哀。
- 怀人感短檠:思念亲人,在短小灯火下感到孤独。
- 不堪秋雨夕:在秋雨绵绵的傍晚,心情愈加沉重。
- 鼓角下高城:鼓角声响,暗示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力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长剑”比作理想与追求,“短檠”比作孤独与现实,增强了诗的情感力度。
- 对仗:诗中句式工整,增强了整个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揭示了在动荡时代中,个体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雨:象征着忧伤与凋零,反映出诗人的悲凉心境。
- 长剑:象征着理想与追求,暗示了诗人对英雄气概的向往。
- 短檠:象征着孤独,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助。
- 鼓角:象征战争与动乱,暗示了国家的危机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承学虽云浅”意指什么?
A. 学问深厚
B. 学问浅薄
C. 忘记学问
D. 不在乎学问 -
“怀人感短檠”中,短檠象征什么?
A. 光明
B. 孤独
C. 努力
D. 战争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忧虑?
A. 个人理想
B. 家庭
C. 国家
D. 友情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个人感慨。
- 白居易的《琵琶行》:描绘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诗词对比
陆游与辛弃疾的诗作,虽然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但陆游更倾向于抒发个人的孤独与无奈,而辛弃疾则更为激昂,表现出强烈的斗志和对抗外敌的决心。两者的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各有千秋,反映了各自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选》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华诗词大典》